第二百二十五回 万臣凭吊王母太后

    第二百二十五回 万臣凭吊王母太后 (第2/3页)

碗子国、凡国、北共国、泫氏国、盖氏国、桑林国、毕魏国、暴国、霍彘国、杨国、娄烦国、盂国、中山国、代国、芮国、刘国、翁国、韩国、五鹿、贾国、严狁、獯鬻(xunyu)北狄十三国、黎程国、

    吊孝人员太多,太子姬靖年龄尚小,回礼实在太累,也不能不回礼,人数爆满,如此之多,太子体力很难承受,于是厉王命七岁的次子姬友也代为回礼。同时为了减少吊孝人数,太傅申规定男爵以及附庸和上士大臣排在后面,到最后再说。

    可见周王朝的等级制度的森严,吊孝也要论官位大小,这也可以理解,人在官场,就得按照官场的规矩游戏三味。世人都喜欢当官,当大官,从前,往后,都是如此,可以说得中听一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叫上劲,这叫有出息,这叫仕途,这叫光宗耀祖,这叫------,你懂得。如果你不这么认为,你就是奇葩,你有仇视大官情节。不扯这么多,后面吊孝致哀的大官还在排队。

    赞礼的大史南伯,大祝卫侯,大卜程伯,内宰向伯,四个人也是太累,太傅申令中宰中大夫德伯也加入赞礼行列。这不是谁都有资格赞礼的事情,这是载入史册的光辉事迹,这是荣耀,这也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光宗耀祖,这个年代,讲究级别,主持祭祀者地位身份,就是殡天者的身份,太后的祭祀总主持是太傅,三公之一,这就是身份,跟随其后的辅助祭祀的人感觉当然不一样,背后还有当今王上厉王,面前窜来窜去的前来吊孝的是天下精英诸侯君,是个独占一方的重臣。

    兖州半岛四十多个子爵以上诸侯君,率大夫以上臣工组团前来吊孝,声势浩大,大家都在比吊孝人员的规模、礼单和孝心。

    鲁国、齐国、莒国、东镇姜国、潍夷国、莱国、东鄱国、介国、诸国、祝其国、淳于国、纪国、用国、鬲国、犁国、薄姑胡国、祝柯国、邹国、谭国、过国、牟国、盛国、肥国、宿国、须句国、鄣国、郕国、郜国、曹国、茅国、邾国、颛叟国、任国、向国、鄟国、极国、鄫国、阳国、甲父国,运国、腾国。

    以上人员的这个礼单,内容众多,唯一统一的祭祀礼物就是纯色的公牛,简称牡牛,其他祀品,五花八门,让五位赞礼人读的嘴巴干裂,喉咙嘶哑,小小年纪的王子姬友,一个一个的回礼,礼节一本正经很是标准到位,他这个王子,本没有这个特殊身份的,都是哥哥姬靖让给他的,兄弟情深。

    徐州地块名号早被取消,老徐州及江北诸侯国前来吊孝,大家比的是哭声,徐淮人好巫侍鬼,很有一套哭腔,直哭得浑天黑地,天昏地暗,直叫人汗毛悚然。

    萧国、彭国、钟吾国、徐国、下邳国、虑国、淮圃国、海角国、棠国、扬国、邗国、还有江东宜国、吴国、越国前来吊孝,哭声响彻云霄,整个王都都听的清澈。

    这个哭声与宋国、胡国、漆国、六国、虎国、椒国、群舒七国、巢国、桐国、皖国、南昏国等国吊孝人员的哭声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他们事前申请乐队演奏,虽然按照周礼,丧事不奏乐,就连邻家治丧,隔壁人家不舂米,舂米而歌是习惯,何况王家致哀,可是人家是一片孝心,是前来奔丧的,还专门作了哀乐主题音乐,敬献编钟,厉王决定革典改制,经丧主厉王同意,他们搞了数天哀乐哀声,场面宏大,气势磅礴,这让厉王意料之外的满意。

    汉水诸侯前来吊孝太后,荆蛮好巫也是出了名的,而毛国是后迁去的,就没那么复杂,就比较实在,其他汉水荆山地区诸侯就疯狂的大搞巫师,朝廷太后,就像自己家的太后一样,他们称之为国母,母仪天下,何能不亲如亲人。

    褒国、绞国、渚国、西郧国、麋国、庸国、罗国、南鄀国,东郧国、轸国、权国、归国、州国、鄾国。

    厉王对王后申说:“王后,你说这些诸侯的行为是不是过了一点,虽然是前来吊孝母后,但其行为有点作秀的感觉,有时让朕心里好不舒服,他们是不是怕朕攻伐他们,他们还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王后申回道:“这些诸侯心里怎么想,对反周的事件的理解各不相同,周王朝自武王封分同姓诸侯,共管天下各方,抵御异姓诸侯,而天下其他诸侯,所谓称为先贤封分,只是借代之说,实为异姓诸侯归顺,形成天下共主联邦,共主之国成为朝廷,朝贡的宫廷,八方朝贡,管驭四方,除了封分诸侯,其他都为本身诸侯,本身都有自己的领地,都有世袭自己国土的权力,他们本身并不受朝廷统治,也不愿受朝廷统治,因为朝廷的强大,才屈服于朝廷的统治,一旦诸侯自己强大了,也就不愿继续受朝廷统治,所以他们偶有反叛,想退出联邦共主机制,哪也是正常情况,但哪些鸡鸣狗盗诸侯不应当国强必霸,暴露自己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和个人抱负,实不应当诸侯间相互攻伐,强吞并弱,导致天下大乱,让天下百姓不得安宁,战火风起,百姓遭殃无疑,安天下和天下安的过程,就需要三均法则,刚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