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回 王后申强势掌后宫

    第二百二十六回 王后申强势掌后宫 (第3/3页)

有空隙让奸人可钻,这任何事情都是从疏忽大意,遗忘的小事上出了问题,祸患常萌发在被忽略的问题上,政变常产生在不值得怀疑的人身上,就如膳夫克借故下诏,结果却变成继位遗诏,这就是没有怀疑膳夫克这个人的问题上,没有主意到他的微小变化,懿王只想如何对付孝王,不是考虑的不够周到,而是没有怀疑自己身边传王令的人的变节。而哀家要主意的是王上身边的近臣,内臣的一举一动,以及他们微小的变化,也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利钝,不可只顾大事,而忽略容易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不能只顾臣工们用最大的诚意,最完美的才华,尽善尽美的礼节,来迎合王上的心意,以及积善为人的最高境界的美德,而忘记怀疑他们可能做出的阴谋诡计,这些人,不会轻易使用他们的阴谋诡计,一生,一个关键时刻用一次就可以了。平时的大圣人,就是关键时刻的绊脚石,他们的一生圣人伪装,都是为了至关生死的那一刻。”

    “王后这是祖传家学圣人潜伏论,深得你爷爷大祝申的谋权篡位核心学说,想当年,你的爷爷才是孝王篡位核心主谋人物,其他都是配角,你是防止大臣故伎重演,所以才决定后宫改革,达到大权不得再次旁落,你也好稳稳当当的坐上太后这个大位。”厉王说道。

    “对,一点没错,哀家的儿子姬靖必需坐上大位,继承陛下的衣钵,任何人都别想撼动。”王后申坚毅的说道。

    “朕相信,有你在后面把控细节,朕就不担心也不会出现遗忘和被忽略的事情,朕也可放心身边的事情,一心管控天下难事大事情。”厉王说道。

    “后宫革典的细节,是否可以向天下发布?”厉王问。

    “可以,三月后昭示天下。”王后申说道。

    太后姞五月入葬王陵之后,王后执掌后宫,后宫革典开始,革典细节,表面上的文字,当然是冠冕堂皇的要求各个人要忠诚勤恳的工作,第二、第三、第四套的革典方案才是真正的革典内容,当然,这是不对外公布的,细节决定成败,下人细微的举动,小心不再小心的神秘事情,才是王后怀疑关心的,包括每一句话,每一个举止,每一次的偷溜,都是王后密切关注的对象,小心使得万年船,这是申候当年盗窃王位给辟方孝王的经验传承。

    就在诸侯凭吊厉王王母姞太后这当口,齐国又一次发生内部动乱,齐胡公之子,乘齐献公前来吊孝太后姞之际,乘虚率博兴之民杀入营丘,欲报父仇,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胡公之子率众已经打过东黄河,准备夺回齐国政权。

    齐献公得报,连夜赶回齐国国都营丘,率五万大军反击胡公之子,双反大战于临淄,胡公之子不敌,战死沙场,全军被灭。

    齐献公为了镇住北部人民,迁都临淄。

    也就在太后姞入葬一月后,附庸国的大骆国赵成薨毙,其子赵幽继位。继续和西申联合抵御犬戎。

    再一个月,附庸秦国赢非薨毙,秦人的开山鼻祖自然老死,其子赢利继位,继续为朝廷养马,不在是朝廷马正,好日子过了一段,现在只能艰难的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