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回 泉府惠民厉始革典

    第二百二十七回 泉府惠民厉始革典 (第3/3页)

    “陛下不会循序渐进,慢慢推行,非要一步到位?你的退耕还林还没完全实现,现在又搞什么地方预备役共管地方治安,天下人共同治理天下,从理论上讲,这个地方预备役确实人多势众,确实可以随时保卫乡里,防御反击追击入侵者,也确实可以随时号召劳役徒役,也是瞬间可以围猎所有猛兽,随时救灾救荒,有利于一方,必不利于一方,双刃剑。”王后申解释说。

    “有利于地方人民,有利于天下人民,有利于天下安定,就可以了,不利于朕的政权,不利于朝廷管制,追根究底,还是统治者执政能力问题,朕是个霸王,是个恶人,天下谁人不知,那个不晓得。”厉王说道。

    “时间长了,天下诸侯都会知道你的善良的一面,陛下所说的霸王,恶人,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带的高帽,一个恶人,没那么好当,也是要本事的,一个能称得上坏人的人,也是不容易的,首先,要冲破法制底线,然后再冲破道德底线,最后冲破人性底线,人说好人不长寿,坏人万年寿,这个问题你可知道?”王后申准备岔开话题,不愿再争下去。

    “朕知道,好人不长寿,因为好人做好事太多,累死好人,坏人万年寿,因为坏人不做好事,坏人也不是天天做坏事,一生也许只做关键的一件坏事,便可以遗臭万年,他的万年寿,指的是臭名垂千古之意。朕下次举行大型祭祀之时,顺便向上天祈祷一下我这个坏人也要长寿,因为我还没做坏事。”厉王笑道。

    王后申见厉王笑了,于是语气变得柔和的说道:“王朝七十万大军,无一人不是六乡子弟,而六乡的民兵六个军达到七万五千人,无人不是六乡之民,既然自己人不会打自己人,六乡子弟不会相互残杀,那么请问陛下,如果有人挑起事端,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你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陛下是用你的六乡民兵去攻打你的来自六乡子弟的大军,还是用你的六乡子弟兵去镇压你的六乡民团?”

    “这个矛盾,朕没想过,也是不可能发生,也是绝对不容许发生,何况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军令,军令如山。”厉王说道。

    “好吧,哀家明白了。”王后申说道。

    “你明白什么?”厉王问道。

    “哀家明白,陛下绝对不会让这种矛盾出现,如果出现这种矛盾,陛下就会下令你的军队,用你的矛去戳你的矛,只怕到时陛下指挥不了你的矛去戳你的矛,因为这两支矛是表兄弟,甚至是亲兄弟,兄弟残杀的可能性很小,也就哪几个奇葩例外,也就是说,陛下的军令如山,这座军令山等于是座死火山,不起火。”王后申说道。

    “你怎么老是朝坏处想,朕的军队不听朕,那还是朕的军队吗?”厉王不高兴的说道。

    “哀家只是假如而已,只是想知道陛下是如何处理这个人民内部的对立矛盾的。”王后申说道。

    “朕会把控好这个矛盾的,你有好的解决方案吗?”厉王问道。

    “哀家想,解决这种矛盾激化的危险性,只有两条,一是,占缓组建民团,让民间没有现成的组织,让他们安心耕种,保家卫国是军人的事情,不要把老百姓也拉进来,军不是军,农不是农,没有乡里民团,就可以避免让哪些奸人党无法迅速揭竿起义,如果没有这个民团存在,奸人党要想号召百姓起义,也需要时间,百姓本是没有组织能力的,也未必听哪些非guān fāng的奸人党的号令,到那时,陛下有时间处置这个矛盾。第二个方案就是入伍条例改制,遂人可以入伍参军,这样就可打破军人单一的六乡子弟兵的局面,也就是朝廷拥有两个地域兵源,这样,上述矛盾激化之后,也就避免兄弟之矛去镇压兄弟的情况,避免王令军令失灵的危险。”王后申说道。

    “占缓民团建设,已经不大可能,社会要发展,要进步,就得大胆改革,至于第二个解决矛盾的方案,也是好的方案,这样一来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可让遂人得到解放,不再永远是战犯安置劳动之所的代名词。可是,这样六乡国人就会不同意,野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就是抢夺他们的社会事务权力,想当年,乡遂之间通婚,先祖康王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决,大臣也会强烈反对,大臣、武将、武官都来自于六乡国民,他们这个独揽朝政事务的习惯,很难打破,还是慢慢来,这个改革,远比建设六乡民团问题大得多,这等于取消国野之分,等于取消国人特权,还需思考良方,等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实施取消国野之分的改革。”厉王说道。

    “这帮大臣也是,思路永远停留在陈旧的礼制观念上,什么六遂之民都是战犯之后人,那是两百年的事情,人过五代之后,先祖亲情弱化,随着时间的冲刷,人们的仇恨也就慢慢淡化,周王朝已近两百年了,陛下已经是第十代王者,两百年前的战犯之后人,现在的六遂之民还说他是战犯后裔,是不是太过分,军队入伍政审,最多三代就足以了,三代之后,第四代,就不再沿袭先祖的罪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典。奴隶社会要走向封建社会,就像先祖穆王所说,‘和治诸侯,万民平均’的局面,耕者有其田,人人均田,取消奴隶,占时保留佃农的存在是可以的,这样社会才真正意义上的进步。”王后申说道。

    “达到这样的效果,可能还要再过五十年,等到太子姬靖去改革了,人们思想开化也是需要时间的,社会性质革典,新老思潮的撞击变更也是需要时间磨合的。”厉王说道。

    王后申追问道:“陛下的司徒部门革典,好像才开始?下miàn ju体什么内容,哀家想先听为快。”

    革典的具体情况,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