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回 芮良夫谏荣公专利

    第二百三十七回 芮良夫谏荣公专利 (第3/3页)

分发出去,我芮国的子民,将誓死保护我也。”芮伯说道。

    “乱世将起?什么意思?”召伯问。

    “在下判断,不出一年两年,天下必定战争再起。”芮良夫说道。

    “从何说起?”召伯问。

    “七萃之子的家眷,多为北方民族之女,现在,四人成了你们乡人党的死士,他们的后人,家眷如何会罢休,必定会发动娘家部队,攻伐朝廷,为死去的丈夫报仇。”芮伯说道。

    “你的意思,外乱真的开始?”召伯怀疑的问。

    “这不是你们的目的?”芮良夫淡定的说道。

    召伯没有说话,沉默表示默认。

    芮良夫又说道:“外乱内患,不动则静,动则乱,所以我说王不能改革,不能给动乱找到借口,王不听,故我言‘备下大难,王岂能久矣?’”

    “谢芮伯不明言及真相,否则,王必不再革典,专注战备也,我等死无葬身之地。”召伯施礼说道。

    “同僚之宜,左右为难,让我现在变得不好不坏之人,我是进言了,也就对得起王上了,虽然没有言明根源,但已近尽了臣心。我也不想成为你们乡人党的一员,更不想成为牺牲品,两难之计,只好选择上上计,退而守之,静观其变。不过,在下前来还是有一策相告。”芮伯说道。

    “请芮伯赐教。”召伯深施一礼说道。

    “你我二人,同为大司徒的第一助手,同管六乡正卒预备役,兵源达到七万五千众,还不含余卒,这是一支不可小瞧的队伍,如果我放权不管,你的权力和调动的灵活性就大上天了,至于总参谋长彘子将军,你自己搞定是了,我今天来,就是来放权的。”芮良夫把话摆明了说。

    召伯又施礼说道:“芮伯大恩,容日后回报。”

    “在送你一言,农民起义,成不了事情,让他们胡闹胡闹还行,让他们来真的真刀真枪的干,他们也不顶事情,还是要靠这帮正卒。别忘了,六乡子弟兵都是王朝甲士的兄弟,兄弟不会相残,记住,就可大胆的干。”芮伯最后说出关键词。

    召伯感动不已,连连说道:“大人智慧,超过寰宇也。”

    “在下告辞。”芮伯告辞。

    “恕不远送。”召伯施礼。

    芮良夫埋下祸根,奸笑了好一阵子,之后,回到芮国去了。

    三月后,芮良夫回朝复命,说自己已经分了财产给了下人,并祭祀了社稷神。

    厉王搞不明白了,这家伙讲得难道是实情,其中另有隐情?厉王到了后宫,问王后申说:“你说,这个世上到底有没有真君子,真贤良?”

    王后申回道:“有,很少,及其罕见,一百年出一个。”

    厉王说:“芮良夫算吗?”

    王后申笑了,说:“如果他算,可能不是一百年出一个,而是一年出一百个。”

    “哪你说,他的进谏到底何意?如果不是真心,他怎么会回去真的分发财富呢?最多也就装个样子罢了。”厉王不解的问。

    “看来是要出事了,如果一个人不是大贤,而又分发财产,那就是有事发生,他才愿意分发财产,既然要有事要发生,陛下赶紧收了他的正卒管制权。”王后申说道。

    “我去接替他的位置,去当小司徒。”姬友从外面闯了进来。

    “不要没有规矩,出去,然后敲门,给父王请安。”王后申厉声训导。

    “是。”姬友应声出门。

    “儿臣求见母后。”姬友高声说道。

    没等侍女通报,王后申说道:“进来。”

    厉王笑道:“你得等侍女通报之后,再说让他进来,从来一遍,王子不懂规矩怎行,都是你惯的。”

    “儿臣求见母后。”姬友又说一遍。

    侍女高声叫道:“小王子求见王后。”

    “准。”王后申说道。

    “儿臣叩见父王,给母后请安。”姬友叩拜说道。

    “起来说话。”王后说。

    “给小王子拿点好吃的来。”王后吩咐说。

    侍女应声而去。

    “父王,母后,你们的谈话,儿臣刚好进来听到,所以就应声了。”姬友解释说。

    “正卒这个部门迟早要取消的部门,你就不要去管了。”王后申说道。

    “父王,这是真的吗?”姬友问道。

    “也许吧,就看那一天,父王管不了王后的一天。”厉王取笑说。

    姬友说道:“这种事情在姬姓家族也能发生?”

    “怀疑吗,哪天母后做了女王,也不是不可能的。”王后申笑道。

    “啊,厉害,母后,大胆的想法,不过,有很大难度,哥哥是父王法定继承人,没听说母后是法定继承人,史无前例啊。”姬友说道。

    “梦可以做得,能不能实现不要紧,就像很多人,都在打朕的主意,能不能实现,就看他们的造化了。”厉王笑道。

    “父王不是立了哥哥做了太子了,怎么还有人打这个主意,反了他们,我第一个去灭了他们。”姬友说道。

    “我的小祖宗,你千万不要欺师灭祖,兄弟宗亲相残啊。”王后申说道。

    “除了我哥哥,其他人我就不管了,谁要欺负我哥哥,不管他是谁,我都要灭了他。”姬友说道。

    “放肆,跪下,你已经三十岁了,不在是小孩了,说话要留有余地。”厉王训导。

    “也许姬友说得是真心话,保护哥哥心切。”王后申袒护说。

    “就算如此,也不能信口开河的乱说。”厉王训导。

    “父王训导的是,儿臣知道错了,儿臣下次绝不乱说。”姬友说道。

    姬友的性格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