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回 朋党内讧螳螂出动

    第二百四十二回 朋党内讧螳螂出动 (第3/3页)

    “不,不是我要造反,我是螳螂,螳螂捕蝉。”召伯说。

    “谁是刁蝉?”周定公问道。

    “叔父的邻居。”召伯说道。

    “嘉国?孝王篡位事件重演?”周定公说道。

    “篡位的可能性不大,刁蝉一个,蝉鸣,只能叫叫而已,干不了大事,蝉鸣一片,就成了噪音,让人烦,蝉鸣世间,螳螂就要饱餐了。”召伯说道。

    “你让我和你一起做螳螂?”周定公问。

    “不,你做黄雀,我是螳螂,我在前面。”召伯说道。

    “黄雀在后,可是黄雀多为两只同时双飞?另一只黄雀是谁?”周定公问道。

    “我的父亲召穆公。”召伯一字一字的说道。

    “螳螂有公母,你是公的还是母的螳螂?”周定公问道。

    “我是母螳螂。”召伯说道。

    “谁是公螳螂?”周定公问道。

    “你的侄女胥汤原。”召伯说道。

    “汤原的头不是要被你吃掉?粉身碎骨?”周定公叹息说道。

    “这是自然界的自然法则,公螳螂向来自愿被母螳螂吃掉,自愿。”召伯强调说道。

    “苦命的孩子,红颜薄命。”周定公叹息侄女的命运。

    “我具体做什么?”周定公问道。

    “群蝉出动,叔父管控邻居不得出兵东进,挡住去路。第二,保护好西乡乡大夫,控制西乡民众的安定,为你的侄女回归槐沫身边,留下一条退路,就这么简单,这是你完全能够做到的。”

    “就这么简单?”周定公说道。

    “就这么简单,其他由另一只黄雀来弑禅,然后,两只黄雀,联合摄政,分管四方,而不是分治东西诸侯。”召伯说。

    “成功的把握有多大?风险有多大?”周定公问道。

    “成功的把握百分百,风险百分百,一切事情都是相对的,得到多少,失去多少,自然界的平衡力。”召伯说道。

    “太子怎么办?他的弟弟可是不好惹。”周定公说道。

    “周公当年如何摄政成王,已经有了样板戏,太子靖成为成王第二,姬友可控,随其父一起出奔。”召伯说道。

    “你能搞定王宫师氏,保氏?”周定公问道。

    “师氏,保氏,搞不定,但是,可以搞定虎臣,师氏,保氏加起来也不到五百人,何惧也?何况大戏不是这么安排上演的,叔父放心,我的上面还有两人,可是他们都在外围,到不了内围,我在内围,内部依我的计划为准,他们再好的计划都会落空。”召伯说道。

    “叔父明白了,叔父惟一的任务,就是控制西方国人,管控邻家不要起火,断了他们的去路,实际就是勤王,立功。”周定公终于给自己一个定位,勤王立功。

    “对,叔父就是周鸠黄雀,黄雀伺蝉,勤王立功。”召伯说道。

    “既然达成共识,世侄告辞。”召伯起身施礼说。

    “世侄小心从事,不可大意。”周定公关照说。

    “救世于危难,这是为臣的天职。”召伯表白说。

    周定公将召伯送出密室,召伯远去。

    数日后,召伯见孝公,说:“孝公,该喧哗了,蝉鸣于盛夏,蝉鸣声声,阵阵蝉鸣喧哗,让高位喜欢安静的人,烦躁不安,最好激怒对方,对方只要一怒,大怒,就会让对方失去理智,怒火中烧,神经出乱,必然规律,太医是这么说的。”

    “召伯觉得是时候了?”孝公问道。

    “是时候了,夏季蝉不鸣,不是哑巴,谁人知了?”召伯说道。

    “知了,知了,可是蝉鸣不能高歌猛进,如何激怒安静的人?除非有人代为上奏。”孝公说道。

    “在下可以上奏。”召伯说道。

    “不,你的力度不够,让你父亲出面上奏蝉鸣致哀。”孝公说道。

    “你?如何扯上我的父亲?这样不妥。”召伯说道。

    “上阵父子兵,你出事了,召穆公怎能独善其身?还是一块上吧。”孝公说道。

    “既然这么说,在下也别无选择,只好让家父出面上奏进谏了。”召伯说道。

    “那就好,开始演戏吧,蝉鸣合奏大戏,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万人一词,众口一词,不是也是,公认的真理,公理不需认证。”孝公说道。

    “汤原统领五州州长,变相的乡大夫。”孝公说道。

    “好,汤原是个人才,大才。”召伯说道。

    “要就不鸣,一鸣惊人。”孝公说道。

    “好,开始大合唱,激怒暴王。”召伯说。

    “听说芮良夫将民团的权力私下交给你了?”孝公突然问道。

    “谁说的,芮良夫不是好好的做着他的小司徒?和我一个级别,同一位置。”召伯否认。

    “我也是听说而已,很多人都看出来,芮良夫对民团的管理,已经疏远,都是你一个人在抓这项工作,民团可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六乡国民,七万五千人的民团都在你一人手里控制,这是什么概念?”孝公说道。

    “别忘了,民团总参谋长是彘子将军,他才是这支兵团的核心人物,厉王的心腹。”召伯说道。

    “你说的也许是真的。”孝公说道。

    孝公和召伯之间,间隙已经明显显现出来。

    召伯告辞。召伯走在路上,心里开始盘算,自己被孝公盯上了,身边早有潜伏密探,奸细。召伯开始主意自己的言行,做事绝密程度升级。

    一场罕见的大事件就要发生,事件的发展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