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回 惩罚兵疾共公迁都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百四十九回 惩罚兵疾共公迁都 (第1/3页)

    共和五年,王朝象征性的提拔优秀军人,同时将到期退役的兵卒全部退役,普通军人还没有军转安置。

    既然王朝专利,国人反对,那么国人专利是否也要取消,虽然朝廷没有这么宣布,但,事实中已经做了,这让六乡人民再一次受到打击,这个国人从军专利权不要也罢,现在政策也没有什么好处,正卒的入伍积极性没了,太子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共和六年,王朝兵力已经减到四十万。

    兵者横,有力者贤,暴傲者荣的时代过去了。如兵家所言,微巨之争,在心而未发,属于兵也;疾视,兵也;作色,兵也;傲言,兵也;援推,兵也;连反,兵也;朋斗,兵也;三军攻战,兵也。国人暴乱,凸显周王朝兵源兵疾,兵诚义,义兵可用,而偃兵不可留。

    朝廷新规定,到退休养老年龄的大臣,无一例外的退休。补缺的遂人和各地诸侯的贡士,得到任用。朝廷里的士大夫的籍贯,已经达到平衡,杜绝党派的滋生。

    共和七年,王朝提前实现现役军人还乘三十万人。六乡国民在朝为官人数已经少于两成。

    共和八年,太子调集申国,蹶国,虢国,方国,南仲,张仲,姞丰国,寿国,等地兵团前来驻守各地军事基地,来补充朝廷兵团的不足,彻底打破常规,乡人子弟兵,已经不再是唯一兵源。

    同时,太子靖调集与周王朝关系比较密切的十个诸侯国,晋,宋,卫,陈,曹,蔡,燕,单,吴,庸,各家御林军一千人,合兵一万人,前往宗周换防防务,相互制衡,让宗周重新开始启动王城级别防卫,当然理由一大堆,不需多说。而鲁,齐两国,虽然也属大的诸侯国,但,他们国内内部不稳,太子靖不用其兵。

    召穆公,周定公这个时候,方觉得原来用来要挟太子靖的优势已经不在,六乡国人已经失势,王朝部队已经八年没有征兵,这个两百年来国人独享的专利权力已经彻底无望延续,就连六乡籍的官员已经不多,而且官位职务在高位的中大夫以上级别的,除了六乡乡大夫,二十五名州长,五名师氏之外,其他一个没有,六乡国人对朝廷的威慑已经彻底不在。

    朝廷没有征兵,也就没有了正卒、余卒这个概念,几年过去,六乡百姓也就死了这条服兵役的心思,也就无人有人提及正卒民团之事,国人的日子越来越不如遂人、郊人的日子好过,尽管朝廷没有明显的说打压六乡国民,但是,时间长了,也有人会发现这个问题。

    当他们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是为时已晚,召穆公和周定公再一次就政权问题进行密商商议,他们担心厉王复出,于是决定明日朝会提出新的对厉王打压方案,做臭厉王名声,让他永不得翻身。

    难道他们要再次政变?

    可能性不大,因为时过境迁,现在的太子靖,已经不比当年,他的一班人马已经起来,就连朝廷中的中层干部,他都亲自过问,时不时的还赐官,再加上诸侯贡士提拔上来的官员,当然站在太子的队伍里。

    召、周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嘴里诗里所说的朋党比周,奸人比周的时代特征快要结束。

    大殿早朝,如往常一样,群臣队列,如期朝会。不过今天多了位共公和。

    太子靖先开口说话:“众位臣工,今天本太子召共公和一道早朝,共议朝廷大事,共公和受父王厉王受命,主政成周,管辖东方诸侯,八年来,共公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知,东方诸侯多为稽首示好,当然也有部分诸侯不服,尽管如此,也比王朝的业绩要大,父王‘厉王三难,天子旷绝’,天下人皆以此说之,善说者,言尽理而得失利害攸关,岂非为一人言哉?要想避免信而不当理,辩而不当论,勇而不当义,法而不当务的四大大乱之因,杜绝理、论、义、务,四乱之患,这就要让四者内心的扭曲价值观的转变。大臣之谏,王不听,侧成昏君,王听了就成傀儡。如何明鉴谏言忠贞,以此四者为别了。”

    共公接道:“周乱非独乱,乱必有弟,乱必召寇,所谓大乱五,小乱三,平乱又三,七灾八难,现在算算,果真如此,自从乡人抵制荣夷公专利而乱,跟着嚴狁反周,继而犬戎灭骆,周定公平嘉国叛乱,国人暴乱围宫,厉王出奔成周,召伯遇难,召公灭乡人党,再接着更改年号,厉王徙彘(zhi),到后来嚴周之战,荆召之战,姬周遇刺,最后追查刺客至今,十五个灾难一个不少,七灾八难该结束了,两天前,本公在成周抓获三名刺客,两名已经当场自毙,根据一名刺客交待,还有一名刺客潜伏在厉王身边,所以本公今天前来向太子殿下,和各位臣工,汇报此事。”

    “另外,本公要说的是,也是奉劝哪些不忠于朝廷的士大夫,既然成为一名士大夫,即为国之死士,生死之分,利害存亡关系,费能惑矣?你们要想清楚之后,再达士晋升,不要盲目从士。”共公和如是说。

    太子靖说道:“共公直言不讳的告诫各位士大夫,本太子也再次阐明,天子利天下,也是天下利天子,国君利国,国利国君,官长利官,官利官长,天下之士,应当虑天下之长利,不能因为眼前利益,利于今,而不利于后,费为也。”

    召穆公说道:“厉王染于虢公长父,染于荣夷公专利,而不利于国民,导至公民暴乱,正如芮良夫诗中所说:‘大国为屏,大宗为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