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回 惩罚兵疾共公迁都

    第二百四十九回 惩罚兵疾共公迁都 (第3/3页)

王都大臣士子将士五十年,可以养活千里王幾百姓十年。天下任何一个诸侯国,再大再强的公爵,他要养活千里之民,可能连一年都无力。这些,还不含金银珠宝,这就是王必强大的简单道理。可是,没有王的手令,我东都主事,不敢动储粮一丝一毫也。

    第二个道理,在下可以肯定,今年天气现象不善,不善就是凶,凶年开始,因为成周去年就是凶年,达到绝收的地步。本公前去请示汾王【舍夫(hu)】,得到他的手令,我开仓救济灾民十万之众。今年该轮到王幾凶年了,大家不要不信,祸,向来不单行,如果凶年来临,天下无主,指望诸侯君救济百姓,我看难上加难,哪次大灾难来临,不是王上出面解决救济灾民问题,现在无王朝廷,谁会听?哪个诸侯买共和衙门的账?到时各位臣工能够搞定灾民?到时灾民流离失所,非闹翻天,闯进各位大臣的家不可。各位臣工,既然大家都搞不定诸侯,都不能救灾救难于人民,何不在大灾难来临之前,将储王推上位置,让他成为真正的王,立王利于天下人民,希望大家为天下人民长虑,立王是迟早的事情,太子就是太子,谁也代替不了。”

    召公说道:“共公是不是危言耸听?去年救灾十万之众,本公觉得不太可能,本公只听说去年成周受到干旱,没听说救灾之事。”

    共公回道:“召公奉命辅佐太子执政王幾,本公受王上委托,奉命主事东都成周,俸的是王令,救灾之事,本公只需向王上汇报请示,天下已经改了年号,可是王在我心还为王,他的命令还管用,其他人的命令,本公就不接了,除非他有玉玺王印。本公的职位级别,象和太子监国级别平级,比辅佐大臣高一级,所以太子和我坐着说话,尔等站着说话。”共公和毫不客气的应对。

    同仲说道:“名正则治,名丧则乱,王者既废,乱莫过于无王,无王则强者胜弱,众者胜寡,以兵相伐,无义之战不得休矣,各地诸侯,十年间,几乎将附属小宗城邑主吞并了一半,还在继续佞进,继续无义战,天下无王怎么行?”

    周定公说道:“王朝两百年祖制,谁敢带头破坏,老王没有驾崩,就敢登基称王,这还了得,我第一个反对,谁都不可破坏先王先祖的体制,否则,老臣为了维护祖制,性命可以不要,周国可以放弃。”周定公火气上来了,大有拼命保护礼制的干劲,所谓放弃周国,就是为了祖制,他要出兵动乱。

    太保申说道:“谁都不要乱来,我是太保,祖制说了,太保,就是襁褓,谁敢对储王殿下的不敬,对他的人身权利有所威慑,对他的继承权有所动摇,他不要忘了,只有太师太保有权率兵调兵,其他人等无权统帅兵马,何况当前没有太师,只有我太保一人可以率军。”

    大家傻了,原来最厉害的还是这位太保申,平时不大发话,现在经过他这么一讲,大家觉得确实如此,就是两位相国,也是没有权力统兵的。

    周定公无语,不再牛。前面说过,作色,兵也,傲言,兵也。兵者,威也。

    程不休说道:“大商称天子,大周何不称天子?奉天承运,天子诏曰。这样不就没有违背祖制,而又有了头领,天下诸侯不就有了管制,现在共和体制,再先进的政体,也没有人听,这表明社会还没发展到哪一步,共和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当今天下,还是需要天子代天行道。”

    召穆公说道:“刚才本公还在说,不处大室,不登高台,为的是不称大,这个天子之大,大于天齐,大于王也,这不是儿子爬到老子的头上去了吗?这不是翻天行为?这还了得?无益于天下长久之计也,民必反也,天谴也,不孝有三,这是其一。”

    程不休回敬说:“孝者未必爱也,大爱必孝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儿子的事业必站在老子的肩膀上,不是骑在老子的头上。想当年,周、召二公辅佐成王,而成王的武功远超于周、召二公也,成就了成康盛世,四十年没有刑罚,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世。再说穆王巡守天下十几万里,创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绩,可是共王站在了穆王的肩膀上,成就了王圣依法,土地买卖确权的土改第一人,成为周王朝鼎盛之主,共王还将龙袍让公侯级别的大国之君穿戴,难道这也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吗?”

    “你们程的祖先是天官,难道你要学商汤之臣的天官伊尹摄政吗?还是借鉴大商天官巫咸摄政?大肆吹捧天命观,周王朝早就不流行天命观了。”召公训斥道。

    事情谈不下去了,太子靖也看不下去了,咳嗽了一声,大殿无人再说话。

    于是共公和放话说道:“今年王幾如果受灾,别找成周要粮,没有王令,没有天子令,本公概不接令。”公共和倒逼朝廷立王,或者立天子也。

    迁都之事还是要的。太子靖说道:“我希望父王百年长寿,我也不希望过早登基继位,我今年才四十九岁,还不到五十岁,还算年轻,登基是迟早的事情,现在本太子代父执政,与登基执政有何区别?既是登基,还是这班臣工,大事还是要商议共议的,否则要众位臣工何干?登基之后,和现在也没什么变化,只是多了个年号而已,明天各位臣工,迁都宗周,下次朝会,在宗周大殿议事,散朝。”

    散朝之后,各自忙着前往宗周丰都镐京,在此之前,各项迁都工作已经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