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回 文王大祭诸侯来朝

    第二百五十一回 文王大祭诸侯来朝 (第3/3页)

此事已经上报汾王,汾王却说:‘近身之臣,十余年不得手,不是无机会不得手,而是不动手,善也,赦免无罪,放逐南蛮长江之南走马之地,让他成为走马氏族的开山始祖。’”

    召穆公说:“厉王有难而众,故流于彘,成为了汾王。汾王不杀刺客,以善报怨,这是汾王的仁慈,汾王十余年于彘地反思,行仁行善,造福彘民,成为受当地汾水流域人民爱戴的汾王,汾水流域的汾神说:‘汾王胜于象,象之恶于早,象之善于后,象受三苗之民的永久祭祀,汾王将受到汾民的爱戴祭祀,并希望汾王万寿无疆,子子孙孙永享万年。’”

    此处确有掌声,掌声雷动,这是给汾王的掌声。汾王给汾水人民带来福祉,汾王姬【舍夫】说到做到了。

    太子靖给周定公记上一大功劳,悬崖勒马,绝壁逢生,周定公见好就收,年纪大了,不像召穆公,还年轻,还要在王朝上层继续混。

    这也是召、周二公担心共公和在成周新立朝都的有效一招,这不是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如果共公和在成周设立新都,那么,召周二公到时连汤都喝不到,现在,召周二公宣布太子靖继承王位,定都宗周,天下诸侯朝贡宗周,公共和就没有办法了,也只能喝汤。

    高人与双鬼的一场斗志斗勇大戏。

    任何斗争,都有受害方,受到伤害的是王朝利益,是厉王革典,是太子内心的隐痛,是人民遭殃的乱世。既得利益是日益壮大的诸侯君,十几年不贡,无义的隐形的强并弱,大吞小,不需理由的吞并周边城邑主,如鲁武公,何为武公?还不是战功赫赫,周边小城主已经归顺,小邑主甚至连称号都没有了,还如陈国,已经扩大到十四城邑了,地域大的不得了,比一个周口市的地级市还大,这在西周,在中原的中心地带,能有这么大的地域,其实力已经在一千多个大的诸侯中,排上前十名了。

    名不正,言不顺,太子靖只是刚刚开始得到明确继承王位的公布,还没有正式登基,太子靖也只是向天下诸侯打个预防针,告诉哪些还没睡醒的诸侯君,再不醒,就不要醒了。

    共和十三年,除了王朝分封之国之外的服国,一半以上诸侯,开始陆续朝贡,尤其是北方诸侯,在韩侯的征伐统御下,基本全部来贡,当然有胆大包天的诸侯,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甚至有的诸侯说:“既是你姬靖登基,我们也不奉贡,你能拿我怎么的。”一个要统治,另一个要反抗,统治与被统治,永远都是对立的矛盾体。不过,从天下大局着眼,从天下之利看,统比分好,平比乱好,静比动好。

    少部分诸侯不服,不朝不贡,姬靖也不敢造次,也不能立马攻伐教训他们,还得继续忍,不忍则祸,乱之根源,在于没有称王,还没有执一不二,一则治,二则乱,现在还是二的时代。

    太子储王者,执一,必抟,必有一个团队,团队已经具备,就等转正,只有转正,方可正万物。

    说来笑话,召穆公,周定公希望汾王长寿,达到长久共和,可是汾王已经年髙,八十整,龙体欠安,大有不详之照,能否越过今年的寒冬,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