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回 徐国谋反宣王亲征

    第二百六十二回 徐国谋反宣王亲征 (第2/3页)

,就是人工修理堤堰,治理淮河,治理淮河入江河道,这个功绩,就算徐偃王不能称王,淮河流域人民,永远记住徐偃王,因为徐偃确实为淮河的治理立下汗马功劳,不然,徐州方圆五百里范围诸侯都听徐偃王的调遣,为命视听?

    徐雁,和徐偃,同音不同字,就是要学习先祖徐偃的事迹,才取同音这个雁字,表明志向。

    徐雁也要称王?他不敢,他也就是用先祖的同音名号,唤醒徐人对朝廷的仇恨。

    当年随徐偃王一起反周暴乱的幸存者的后代,立马响应,站到了反周的第一线,为一百多年前的高祖报仇,也就是五代先祖。尤其是费姓、肴姓、盈姓后裔。

    这次反周的总策划盈子满,是徐雁君的堂兄,盈姓同赢姓,自从非子受封赢姓之后,徐人若木的一支赢姓,改为盈姓,不想和赢人搭上瓜葛,当年徐偃王反周失败,很大程度上和这个同宗兄弟赢造有关,赢造破了徐国速战速决,实现兵贵神速的兵家最高旨意,要不赢造,费将军的兵家第一号人物,就可实现,可惜,赢造搞了什么八骏宝马故事,打破了同宗费将军的兵家神话传说,所以,徐国赢姓人不再姓赢,而改称盈,同音字,这样也就不再前去参拜赢姓宗祀,赢非也就成不了天下赢姓长房。

    盈子满将军官居徐国司马,作为这次反周战役的总指挥。半壶咣当,满则溢,一点不假。徐司马盈子满,自以为满贯丰盈,丰盈子满贯,花了很大心思说服徐雁君反周,其实徐雁君知道结果,到目前为止,两百多年间,周王朝再不行,也没有人能够推翻他,没有一家诸侯反周打过胜仗,没有办法,周王朝不但有强大的军队,还有强大的姬姓诸侯帮,姬姓兄弟帮一百多个诸侯,不可能人人不听话,何况当今王上大力提倡兄弟关系,大讲兄弟情深,召公虎还又大讲兄弟关系的《棠棣》诗歌警世流传。所以,打胜周军的希望不大,也就是先打几仗,之后,就要逃亡,这次徐雁君的逃亡路线已经选好,他知道,周军已经会在东北方向拦截,因为徐偃王当年就是走这条线路逃亡的,徐雁君算定,自己沿着先王的路线逃亡死路一条,必需向相反的方向逃跑,徐雁君事先做好后路铺垫,他已经立下传位诏书,传位次子徐仲。

    徐雁君为何要传位次子而不传位长子?

    徐偃王判断,如果传位长子,长子目前作为徐国储君,一定会参与反周计划的,朝廷一定不会放过徐公子,所以,只有传位次子,朝廷按照绝决嗣的原则,会让徐国延续奉祀徐氏这个祭祀,其实也是朝廷的弊端之一,导至反周叛乱者层出不穷,说白了,也就是牺牲一代君主,后面照常世袭君主爵位。徐雁君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计划的,没人理解明知道打不过周军,为何还反周?就是这个道理。

    徐雁君做好退路之后,安排徐公子带着老婆儿子,提前沿着长江而上,到艾国侯的地界去了,徐雁君已经在哪里以他人的名义买下一大片土地,这个时期的私有土地买卖确权已经全面盛行,最有意思的事,这个徐雁君,竟然将那个地方的名字改为靖安,取宣王做太子时期的名字姬靖之字靖,安的意思,就是这里一定会安定,不会出事,姬靖会让这里安定,不会追查到此的意思,这是徐雁君的愿望。这也太有意思了。

    徐雁君解决后顾之忧之后,放开手脚一搏,宣布对周开战。

    徐司马盈子满得到开战号令,号令徐军沿淮河出击,下令一月之内,拿下钟离国全境。

    钟离国,这是徐国西上的第一道障碍,也是邻国,以前,钟离国和徐国友好,曾经一同反周,这次,徐国独家反周,没有其他诸侯参与,邻国不反,这也意味着周边邻国就是敌人,徐国君也不客气,攻占邻国,谁挡住去路,就打谁,没有理由,看来这是一个不讲战由的时代的开始。

    钟离国不是徐国的对手,徐国在淮河流域还是强大的,否则也不敢乱动。钟离国君也不肯双手奉送自己的国土和地图,反击抵御,那是必然的,钟离国有山,灵璧石是有名的,石榴也是一绝,徐国君喜欢灵璧石,早就想将钟离国吞并到手,十天过后,钟离军顽强抵抗,让徐军没有踏进钟离一步土地,盈子满火了,第一个拦路虎都打不下,还谈什么西上反周拿下周朝王都,于是下令:“三日踏平钟离。”这话太狂,十日之战,没有进一步,突然下令三日踏平钟离,让人不可思议。

    盈子满说这话当然有的是资本,徐国攻打钟离,因为这里的邻居,不亲即故,一个地方人,联姻那是最常见,盈子满手下留情,打得不是很狠,认为攻打钟离,也不需要全力以赴,于是派先锋大军前去趟平即可,没想到钟离还是个难啃的骨头,于是下令拿出啃骨头的劲道,攻打钟离。

    徐军先锋撤退,改为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