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桑巴风云(二)

    57.桑巴风云(二) (第2/3页)

   从这连续的两次射门来看,德国队在球员的个人能力上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场边的瑞克林克给场上做出了手势,意思就是逼抢的更紧点,不要松懈,不要轻易的给德国队球员把球传起来或者是射门的机会。

    踢到现在,从国内联赛里来参加这场比赛的球员算是知道了欧洲球队的真实实力。

    作为中超联赛球员里面的佼佼者们,他们看到了差距。

    首先是身体的强壮度上,德国队的球员看起来就粗了一圈。这次德国的球员普遍都是1995-1996年龄段的球员,也就是说他们比奥运会要求的23岁以下这个要求还年轻。

    当然,身体的强壮度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德国队这些球员均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天生就比黄种人的中国球员发育要早,可以说二十一二岁的他们已经发育的差不多完全了;二是这次中国国奥队的球员年龄更低,像聂江这样1998年出生的球员,在这届奥运会的所有球员里面都少见。

    其次是比赛对抗的强度和比赛的节奏。

    以往在中超里,龙腾队是极其的讲究对抗,讲究高节奏的快速传递的,龙腾队的球员们也是以这种打法而自豪,现在到了和德国队的对抗,大家才发现,自己自豪的快速传切之所以在中超能够成功,不是自己太强,而是中超的对手在对抗和节奏上跟不上。

    现在碰到德国队,大家才发现自己的动作必须更快点,传球的准确度应该更高点,精力要更集中点,逼抢要更积极点,才能跟上对方的节奏,才能不对对方断球。

    因为有多名球员都被龙腾队送到欧洲踢球,龙腾队内普遍都觉得去欧洲踢球不算什么,我努把力也能去欧洲踢球,现在他们知道了,不达到一定的技术能力,没有一副足够强壮的身板,在欧洲踢球是多么的困难。

    百分之百投入到比赛的中国队球员们还是给德国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上半场第二十七分钟时,齐鸣的上抢让本德尔回传出现了失误,顶在锋线上的邹维佳中途将球断了下来,中国国奥队再次获得了前场抢断反击的机会。

    “机会,又是前场断球。”陈江峰仿佛是又看到了上一个进球的套路。

    就在陈江峰想着中国队能够再次扩大比分的时候,德国队的中后卫聚勒飞速的回追了回来,他的速度之快,完全让人想不到他是一名一米九几身高的球员。

    邹维佳还想再调整一下再射门的时候,聚勒飞快的下铲了,他侧后方的铲球先是将足球破坏出了底线,接着才把邹维佳也带倒。

    聚勒背着一张黄牌,却如此果断的铲球证明了这是一名非常果断,有着大心脏的球员,也难怪后来被拜仁买过去当核心中后卫培养。

    当然,邹维佳对自己脚下射门的不自信也给了聚勒这样的机会。

    浪费机会的中国队很快就受到了惩罚。

    在前场断球只拿到一个角球后,这个角球罚的质量也很一般,反倒是德国的守门员蒂莫·霍恩双拳将球一下就击到了中场,迈尔在拿球后,漂亮的转身摆脱让齐鸣的防守彻底的失败。

    拿球后的迈尔也不多带球,他将球直接分给了左路的格纳布里,后者利用速度直接冲进了禁区,然后用一脚漂亮的弧线球兜球门的后角,在绕开了杜震宇的身体后,直接飞入了球门。

    德国国奥队利用中国队角球进攻投入大批人员的情况,打出了一次高质量的快速反击,将比分扳成1:1.

    “唉!这就丢球了。”陈江峰泄气的埋怨道,“德国的这些球员太强壮了,速度又快。”

    “没事。”陈爸安慰道,“他们防守配合明显有问题的,刚才要不是邹维佳速度慢了点,我们就二比零领先了。这些国奥队的球员们要是抢得再凶点,机会还会有。”

    陈爸果然是老江湖“懂球帝”,接下来的比赛,双方确实更加的注重中场的争夺,中国队更多的是利用多跑动来进行逼抢,德国队则是利用强大的脚下技术来牵扯中国队的防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