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逆转

    第三百四十八章 逆转 (第2/3页)

于群龙无民心惶惶,不是因为这谋逆大案尚有诸多疑点,需要你日夜审理本末倒置,本为大忌”

    杜士仪这话就说得重了,不但王怡一时面色铁青,其他人也不禁佩服他的胆子,竟敢指斥王怡不顾圣命。今日之事后,可以想见,杜士仪这个年方弱冠的左拾遗和王怡之间将再也没有任何转圜余地这小子怎就那么会结仇,这么不怕结仇?就在韦拯也不禁为之暗自咂舌之际,他隐约窥见外间闪过一个人影,虽然只是瞥见了一眼,但他还是立刻认出了人来。

    是他的儿子韦礼那小子和杜士仪素来交好,这次莫非也打算于点什么?

    韦礼身为集贤殿校书郎,天子都不在大明宫的时候,他虽仍是在集贤殿中校书,可太极宫也不是不能来。更何况他是万年令韦拯之子,真正的世家子弟,如今王怡被众官围困在这大堂之上,他在大理寺这正堂的外头活动就方便多了。最最关键的是,在他身边的不是别人,正是张嘉贞颇为嘉赏的苗延嗣之子苗含液

    “苗老弟,你都看见了听见了吧?这一次王大尹是犯了公愤,违了民心,倘若这样一意孤行下去,长安城中乱套,就是令尊也决计不好过。我又不是让你当众让王大尹下不来台,就是让你给他捎上令尊一个口信,莫非大家身为同年,你连这个忙都不肯帮?”

    天子东巡洛阳,父亲这个中书舍人固然同行,可苗含液却不够同行的资格,再加上他也愿意沉下心来在秘书省好好看看书,于是倒也甘之如饴。可谁曾想长安城中倏然闹出了那样令人难以置信的谋逆大案,紧跟着河南尹王怡紧赶慢赶到了之后,第一件事是追根究底,把事情闹得更大

    “捎什么口信?”

    苗含液如此口气松动,韦礼顿时为之大喜:“你只消对他说四个字,过犹不及如今的情势你也知道,这四个字须不是害他,也不曾害你阿爷吧?”

    “好”

    苗含液虽则年轻傲气,可也是知道事情轻重的人,心中立即做出了取舍。他也不再和韦礼多废话,快步走到了大堂前,见起头那个因为堂上纷争而没注意到他们的令史立刻拦阻了上来,他便沉声说道:“我是中书省苗中书之子苗含液,替家父带一句话给王大尹。”

    那令史正是王怡的心腹之一,听到这话,再细看面前这人,见过苗延嗣的他顿时信了七分,当下恭敬而热络地问道:“敢问苗郎君要转告王大尹什么话?”

    “烦请告诉王大尹,过犹不及。”

    这堂上王怡孤立无援的情景,那令史也瞧见了,此刻悚然一惊,连连点头后也顾不得其他,竟是一溜烟进了正堂,躬身说道:“禀报王大尹,狱中又问出了几句供词来。”

    他在四周围那些刺眼的目光中快步来到了王怡身侧,装模作样呈上了手中那几张纸,这才用极低的声音说道:“王大尹,刚刚苗郎君在外头,说是为其父苗中书捎信,说是……过犹不及。”

    这种言简意赅却又隐晦神秘的风格,很符合王怡对苗延嗣这位张嘉贞第一谋主的认识,因而,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