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助我也

    第五百三十四章 天助我也 (第2/3页)

阵子,杜士仪终究还是禁不住王容的连番盘问,把昨天晚上虢国夫人郭氏从杨玉瑶口中诈出来玉奴尚未订婚的事情说了。果然,王容对此亦是大怒,但她冷静地一想,却摇了摇头道:“倘若是有心,即便没有玉奴她阿姊,虢国夫人也大可从别处打探得知。”

    “话是如此没错,但倘若杨玉瑶总是这般自以为是,迟早会惹来大麻烦,我只能拉下脸教训丨了她两句,大约她会在心里骂上我好几天”

    杜士仪一摊手,这才说起了另外一件事:“不过,从杨家回来,我去了一趟玉真观,正巧遇上了阿姊。她就要启程回去了,说是来参加我的婚礼,可她不能到场,礼物也只能悄悄地送。唉,这层关系终究见不了光,我们姊弟俩在长安连并肩同行都做不到说起来,倘若没有她,茶叶也不能这么快打入奚族和契丹,这次她走,我却甚至连送行都不能。所以,她既然提出了那样的请求,不论如何,我也一定会尽力做到。”

    “可此事和王毛仲的事正好碰在一起,你真能够两头兼顾?”

    “那就一起解决。说来还真是天助我也,我在玉真观中,正巧听到了一个消息”

    从正月十五到十七这三天,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固然是金吾不禁夜的狂欢时节,对于百官来说则也是正月里的假期之一,但不是所有人都有享受这种节庆闲暇的福气。如李元杜暹这样的宰相,如宋憬这样已经不再是宰相的高官,遇到紧急的军国大事,亦要随时备天子征召。而这一天,在紫宸殿中云集一堂的,不止是李元杜暹宋憬,还有兵部尚书张齐丘,户部尚书王竣,后两者都曾经镇守朔方,算得上是出将入相的典范了。

    而他们所要商讨的,正是一件刚刚从岭南传来的消息——有当地土僚造反,已经连陷四十余城,而且其中贼陈行范还已经称帝,大封手下。

    尽管相比大唐的北部,甚至西南,岭南一直都是不受重视的地方,但这样大规模的叛乱,仍然可以算得上是震动朝堂的大事。如今的大唐国力雄厚,面对这种不可容忍的叛乱,君臣的意见自然空前一致,然而,对于派谁去,一时却各自有所分歧。

    王君鼍固然已经战殁,但新任瓜州都督张守畦,以及在朔方有声有色的信安王李炜,甚至在河西的萧嵩,在李隆基眼中都是可信之人,更不用说整个北方,有勇武之名的武将多如牛毛,但杜暹的一句杀鸡焉用牛刀,他也异常赞同。想着想着,李隆基心里就冒出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上次南方叛乱,杨思勖领军势如破竹,此番何妨再让杨思勖前往?

    他这么想的,口中自然也这么说。然而,对于杨思勖这位崛起于中宗时期的骁勇内侍,文官们在意的却并不是他的骁勇,而是他出自宦官的身份。尤其是王竣和张齐丘这两位起自朔方节镇的昔日大帅,便异口同声地说,朝中尚有人可用,更何况杨思勖已经功勋彪炳,不若磨练一下其他武将。见宋憬和杜暹李元也都表示赞同,李隆基想了想便站起身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