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龙蛇各有道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六百八十七章 龙蛇各有道 (第1/3页)

    就在金仙公主故世一个月之后,杜士仪收到了来自云州的信,他的妻子又给他生下了一个女儿。据说这个小小的孩子足有将近六斤,一生下来就知道睁开眼睛四下瞧看,吃得下睡得香,哭闹极少,很让人省心。尽管他事先取了很多个名字待选,可在得到这么一个喜讯之后,他仍然将此前所有的预备全都推翻了,随即斟酌了整整三天,取了一个让他微微怅惘的名字。

    杜仙蕙。

    当他把喜得一女又已经命名的消息送到安国女道士观之后,玉真公主几乎立时三刻就让人送来了贺礼,一串琢磨得颗颗滚圆的于阗籽玉手串。他在得到东西之后,立时就命人和自己给女儿的贺礼,一条亲手设计的金长命锁一块送去了云州。

    而对于杜广元来说,得知自己竟是有了个妹妹,小家伙在屋子里欢呼雀跃,逢人就满脸兴奋地说个不停。显然,对于是家中独子的他来说,别提多希望能有个妹妹了。

    有了母女平安的喜悦,杜士仪虽多了些牵挂,可再无需要过分担心之处,当下便一门心思放在了自己如今的职责上。查阅吏部考功司考簿的事,杜士仪只用了区区两天就完了。裴光庭和李林甫原本又是纳闷又是警惕,可现杜士仪接下来全无动作,渐渐也就放下心来。谁都没有想到,通过张兴和鲜于仲通的活动,杜士仪不动声色就收集齐了所有自己需要的东西。

    而制书诰旨看似是官样文章,但要把这样的官样文章写得漂漂亮亮,可比后世的八股文都难,没看萧嵩当年在中书舍人任上,夤夜被李隆基召唤去写制书,结果却战战兢兢想不出好词,这一丁点纰漏,至今还在别人的有意纵容下,成为两京文坛的笑柄?好在他当年专攻试赋,而骈文和试赋有类似的地方,十几年的官当下来,无论判词还是各种呈文他写了不知道多少,再加上有张九龄这样一个文采斐然的同僚,几乎是压榨出了他的所有潜力。

    用当今天子李隆基的话来说——“子寿之才,词采华茂;君礼之能,追古扬今”——换言之,于字里行间不动声色颂圣的功夫,杜士仪比张九龄略胜一筹。

    张九龄身为张说之后公认的文坛耆老,素来乐于提携后进,但出于张说当年门客无数,附于门下者飞黄腾达,不附门下者仕进无门,由此引来了众多批评的考虑,他并没有太过大张旗鼓。至于杜士仪,他尽管见过王昌龄和高适,可对于士子的谒见请托,他虽则往往会抽空见一见,但给出的答复几乎都惊人一致。

    求资助的他多半会慨然答应,然则求举荐的,他留下各类颂文陈表之后,往往就没有下文了。除非是那种言之有物的时务策,他方才会多看几眼,最多留下人攀谈一刻钟到半个时辰。至于那些进京候选有出身的选人,他大多数都是搪塞不见,一时间,曾经车水马龙的观德坊杜宅渐渐冷清了下来。于是,连带赤毕这些跟随多年的从者,出入之间,想要攀附交情请托人言的也少了很多

    而在赤毕听从杜士仪吩咐而小心翼翼的布置之后,尽管那张早已被杜士仪毁去的字条究竟是怎么回事尚未可知,但另一个消息却放上了杜士仪的案头。

    就在他回京时,张九龄和他曾经被人举荐为太子讲学。尽管天子须臾便以集贤殿自有渊博学士为由搁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