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三百贡士,斯人独寞

    第一百七十八章:三百贡士,斯人独寞 (第2/3页)

福相依。表现出来的话,往往是鸿运当头之后,便会跌落低谷,开始走背运……

    陈三郎连中两元,一帆风顺,这时运端是旺盛至极,不可抵挡。但运数这东西,终有穷极时,一旦耗损完毕,人的命运便发生拐弯,各种不顺跌宕。说句不好听的,喝凉水也塞牙。

    叶藕桐饱读诗书,也看杂书,知玄理。在他看来,陈三郎出身寒门,根基甚浅,缺乏底蕴。考中之后又疏于人际交情,犯了忌讳,殿试上出事,横生枝节,正应了此劫。

    “哎……”

    一声低叹。

    在殿上,无论陈三郎如何,他却爱莫能助,只得慢慢静下心来,研墨思考殿试考题。

    “……今天下事者,何为忧患?”

    考题长达百余字,洋洋洒洒,截取了三本经义上的句子,然后组成题目。前面的意思都属于铺垫解说,最后这一句才是真正的题眼所在。

    “今天下事者,何为忧患?”

    问题问得很大,而且空泛,并未指定对象。这是殿试出题惯例,不会像乡试会试的时务策论那般,直接针对某个具体事项来展开,让考生表达己见,发表看法。

    “何为忧患?”

    叶藕桐体味着,陷入沉思。

    天下之大,九州并立;当下时势维艰,内外交困,在内,各州刺史拥兵自重,尾大不掉,于外又有列国虎视眈眈,只等王朝内乱,立刻便会攻打过来……

    这些都是大方面的问题,至于小的就更多了。买官卖官、税赋繁杂、民心动乱……

    放眼看去皆忧患。

    但正因为多,所以切入点的选择很重要。题目虽然出了,考试可以自由答卷,但选择不同,结果也会大有不同。

    足足思量一炷香时间,叶藕桐做出决定,要从民艰入手。圣贤有说:民为重。以这个话题切入,只要掌握尺度适宜,各种展开基本无问题。既直抒己见,又合符规矩,不出岔子。

    想清楚思路,他长舒口气,举起笔来醮墨。

    这时候,不禁又抬头去看了看陈三郎,看其有没有好转。但当看到陈三郎颤抖的幅度,反而有加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