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资金问题

    第八百七十二章 资金问题 (第2/3页)

    “飞扬啊,现在项目贷款出现问题,会不会影响省里对项目的看法?”杨承东有些担心的问道。

    “那倒不会。”包飞扬自信地摇了摇头,以他和江北省省长王虹锋的关系,省里当然是不可能对这个项目有看法,但他眼中却流露出另一种担忧:“其实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银行对工业区投资项目的贷款也收紧。”

    包飞扬皱起眉头,转动着手中的钢笔,思索着对策,沉吟了一下之后说道:“要不这样吧,我们还是尽量争取银行资金对工业区项目的支持,大桥项目的资金我再另外想办法。”

    经济学上将投资、消费和出口看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实际上这三驾马车又可以看成是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具体到望海县来说,要发展经济,就是要增加出口、增加商品的输出,但前提是他们要能够生产出商品,这就需要增加投资。

    在市场有保证、生产能力没有释放的情况下,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所以招商引资才会成为现在着力于发展当地经济的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

    除了直接投资,银行信贷也是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望海县的信贷规模增加一倍,就意味着在望海县的信贷投资资金可以增加一倍,再考虑到经济杠杆作用,这个增加的效果可能会更加明显。

    望海县通过招商引资的这种方式引入了很多直接的投资,但是这些直接投资对信贷资金同样也有强烈的需求,比如一个五百万的投资项目,投资商在项目前期可能拿进来三百万自有资金,然后希望再向银行贷款两百万资金,贷款并不意味着投资商缺钱、实力不够,而是这样做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可以达到资源优势的最佳组合,所以就算是方夏纸业公司和印尼金光集团这样财力雄厚的投资商所开发的项目也可能要向银行申请贷款。

    这些投资商的贷款一部分是通过县里的各家银行解决的,不过县里银行的信贷盘子有限,一些大项目根本无力支持,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市里对这些资金需求比较大的项目的支持。如果市里银行的支持力度减弱,肯定会影响这些投资的进度,从而影响整个工业区的建设。

    和杨承东进行过一番谈话之后,包飞扬回到自己的副县长办公室,从办公桌抽屉里掏出电话本,找到武树德的名字,给市建设银行的行长武树德打了个电话。

    对于银行来说,他们手上有钱,所以给谁不给谁就是他们的权力,面对那些想要借钱的人,银行的底气很足,而那些需要贷款的企业则找各种关系疏通,希望能从银行贷到款项。但是同样银行也想要优质的客户,比如像方夏纸业公司、印尼金光集团这样实力雄厚财大气粗的客户,他们公司账上的流动资金通常都有几千万,而且贷款给这样的客户,有他们自身强大的资产做保障,也不用担心还款的问题。

    方夏纸业的公司账户开在望海县工商银行,不过方夏集团在靖城市的办事处则在市建行开了一个户头,每个月的流水也有好几千万,是建行的大客户,武树德和包飞扬打过交道,也很清楚包飞扬对方夏纸业公司的影响力。

    “包县长啊,实在是不好意思,本来行里是打算拿出几千万的额度给冠河大桥的,不过现在上面收紧了银根,明年的贷款额度一下了少了将近两成,实在没有办法拿出那么多贷款来支持你们了。”武树德态度非常诚恳地解释道:“包县长您也知道,我虽然是行长,但是银行的这些钱要放给谁、怎么放,我也要听组织的安排,市里那么多工程,还是好几家企业,需要的资金量都非常大,我们也只能到处挤一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