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招商目标

    第八百九十九章 招商目标 (第2/3页)

的韩起文说道:“韩市长,我刚到开发区,还在熟悉情况,不过这一次招商活动太重要,我也是不得不赶鸭子上架,我只能向韩市长您保证,一定竭尽全力,但是胸有成竹我是不敢说的。”

    “有人说你年轻、跋扈,我看不像嘛!”看到包飞扬恭敬谦和的姿态,韩起文收起了凌厉的目光放缓了脸上的表情笑了笑,说道。

    包飞扬快速抬起头悄悄盯着韩起文看了一眼,倒是没有想到韩起文竟然会在他面前直言不讳.

    “有人说”这几个字颇为耐人寻味,他包飞扬刚刚从望海县调任,来海州市经济开发区的时间并不长,到底是什么人在能够在身为海州市副市长的韩起文面前这样说,具体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其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包飞扬几天前在海州市经济开发区搞的那个英雄帖。

    韩起文当着自己的面说出这样让人敏感的话,恐怕目的也不像他现在神态上表现的那样坦荡和单纯。

    包飞扬心中琢磨着,脸上却爽朗的一笑,开口说道:“韩市长,和杨局、高主任他们相比,我的资历确实有所欠缺,这次出去,还要请大家多多关照,我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到的地方,请韩市长尽管批评。”

    “哪里,谁不知道你包飞扬是得到省委王书记点名表扬的?你在望海做的那些事,已经是全省学习的范例,我们海州,包括薛书记、王市长,也包括我本人在内,可都等着看你的表现。”韩起文话里似乎透露出满是欣赏的语气,脸上笑容更深了,对包飞扬和蔼地说道。

    “我们大家都知道,两年多以前,望海还是一个贫困县,现在却已经成为全省的明星县。我们海州的基础比望海好很多,想来飞扬同志一定可以在这里开创更大的局面,做出更耀眼的成绩。”

    包飞扬笑了笑,从刚才说的那些话语里他敏感地捕捉了一些信息,到现在为止他基本上能够确定韩起文是有意针对自己。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韩起文对自己的态度很客气,话语中也是极尽赞誉,但实际上这些赞誉话并不那么好接受,换句话说,你包飞扬既然以前在落后的望海县都已经做得那么出色,那么在相对来说各方面条件更好的海州市就应该做得比以前更加出色;你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望海县都能够拉到印尼金光集团、台湖宏达集团这样的拥有国际上顶尖实力财雄势大的大财团去投资,海州的条件更好,起码也要拉到几家与他们同等级别的投资商来本地进行投资。

    如果届时被薛绍华好不容易从望海县当成宝贝一样挖来的包飞扬做不到,那就可能引起整个海州市上上下下的质疑,过去那些在望海县的成绩为包飞扬的未来政治前途争取到了足够的筹码也因此打开了新的局面,但同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让他现在的起点变得更高,要想在这个已经被拔高了许多的起点上做出比以前更好的成绩,难度自然是也在变大。

    其实有时候按照中国古话来说,树大招风,物极必反,特别是对于一些有能力的被周围许多双眼睛都盯着的准备随时伺机找茬的年轻干部来说,名气太大也不见得就会是好事,到了江北省里以后,包飞扬俨然又再一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一来随着省里大力推动望海经济发展模式,而在这个模式中处于关键位置和作用的曾经的望海县副县长包飞扬这个风云人物几乎已经成为全省最耀眼的正处级干部;二来他同时还是目前全江北省正处级干部队伍中最年轻的人员,如果把前面这两条中的任何一条放在某个人身上,都足以让这个人成为当地官场上的焦点,更何况是这两种情况还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应付这种场面,以包飞扬两世为人的经验倒是也游刃有余,直到登机的时候,常务副省长徐盛教派人将他叫了过去,让他坐在自己正对面:“飞扬啊,你在望海的时候,招商引资都很有针对性,这次有什么样的规划。”

    包飞扬还在望海县的时候,就曾经跟时任江北省常务副省长的徐盛教打过一些交道,那还是在靖城市的荷花节上,包飞扬拉到了印尼金光集团的大额投资,从而让望海县的苇纸一体化项目得到一个实质性的进展,令全省政界人士为之瞩目。

    他笑了笑说道:“我到海州还不到半个月,还谈不上有什么计划,不过海州临港开发区的优势就是临港,这一次去东南亚,我们肯定会重点围绕临港产业做文章。东南亚几个国家几乎都是临海的国家,经济也以外向型为主,我想这方面的机会应该还是比较多的。”

    坐在包飞扬一边的江北省外经贸委主任余穹说道:“东南亚各国的临港产业以出口贸易型的电子产业和加工产业为主,海州也要以这个作为发展方向?”

    临港产业可以是任何临港的产业,大致可以分为港口直接产业,主要就是指港口装卸运输功能为主的装卸业;其次就是港口共生产业,也就是那些与港口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