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假洋鬼子

    第九百六十四章 假洋鬼子 (第2/3页)

展公司江北省公司的部门经理,张志军以前也曾经处理过很多起类似的纠纷,其中也包括强麦五号引发的质量纠纷,可以说对应对此类事件还是比较熟稔的,可谓是驾轻就熟。所以今天海州市方面郑宇穹等人刚刚过来找到他的时候,张志军根本没放在心上,觉得自己随便就可以把这一帮人打发回去,但是没有想到之后海州市经济开发区的一把手包飞扬也亲自过来了,像海州这种情况,由地方行政一把手直接出面的,他在以前几次类似纠纷的处理中几乎还没有碰到,过来找过他的最大级别的地方官员也只不过是一两个副职而已。

    不过那些地方上的副县长副乡长,到了大夏农业发展公司这样的大型央企,丝毫没有在地方上的傲气,往往都是客客气气地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张志军知道像他们这些地方上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不比那些分管财贸工商的副县长炙手可热,他们在当地一般来说也不是什么实权派的副县长,这种地位级别长期养成的习惯也容易让他们把姿态放的比较低,与人接触的时候总是表现的更为低调和谦恭有礼。

    张志军遇到这些上门过来找大夏农业发展公司讨要说法的人,惯用的手段通常也是先吓一吓他们,把这些小地方上来的人镇住,坚决不认可是那些当地农民购买的大夏农业发展公司生产的种子出了问题——而且事实上大多数时候也确实不是种子的问题,不能农作物出了事情都怪到种子头上——吓完以后,多数过来讨说法的地方上的人张志军可以直接打发走,少数比较顽固的实在打发不走,赖在公司这里,或者经过证实发现种子确实有问题的,张志军才会代表大夏农业发展公司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但这种让步也只是有限的,比如免费给当地的农民一点新季的种子,派出大夏农业发展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上门为那些受灾的农民提供部分善后处理措施,或者退还当地农民原来买种子的花费,极少才会补偿因大夏农业发展公司提供的种子问题造成农业欠收或者绝收的部分损失。

    但是这次这个找上门来的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和其他地方的表现明显不一样,其他地方一般都最多只派一个地方上县里的副手过来处理这件事情,但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却是开发区管委会的一把手亲自过来跟他们理论——想到这里,张志军抬头打量了站在自己眼前的包飞扬两眼,刚刚争吵中他并没有在意,也没有仔细打量过他,这时候他细细打量了一番,才发现包飞扬竟然出乎意料的年轻,比他想像中的年轻了太多了,他也算是阅人无数了,但在以前还从来没有见过像包飞扬这么年轻的正处级干部呢,也不禁有些怀疑包飞扬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不是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委会主任,会不会是一把手的秘书之类的人物。

    张志军皱了皱眉头再次上下打量着包飞扬,用有些怀疑的语气问道:“你真的是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委会主任?”

    “当然,这是我的工作证,你看看吧。”包飞扬已经习惯了第一次见面时别人对自己的质疑,从上衣右边的口袋里掏出自己的工作证递了过去,他知道此时的张志军脑子里在思考些什么。虽然包飞扬希望用事实和道理说服张志军,让对方按照法律做事,但现实总不是那么理想化,社会上有些人就是不吃这一套,这些人不喜欢跟你讲道理,反倒是喜欢欺软怕硬,很多时候身份和权力才能够更好更方便地解决问题。

    张志军接过包飞扬的工作证,打开后仔细的看上面的姓名、职务等信息,并且暗自对比了一下上面的照片是否是面前的包飞扬本人,结果发现,工作证上面印的职务那一栏果然是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志军心里不由微微一沉,这么年轻的正处级地方一把手实在太罕见了,反正他在这之前是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做为在大型央企中任职的中层干部,张志军的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都比较丰富,他知道包飞扬很年轻意味着两种情况:一是年轻人容易冲动,会让正义感、好名声一类的东西支配,有时候会因此对其他事物毫不看重,这也就意味着对方并不好劝服,很可能会拼着一股劲跟他们大夏农业发展公司死磕到底。二是年轻但是能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估计这个姓包的应该大有来头,可能背后有一些比较深的背景,与这样一个有背景的人对簿公堂对于大夏农业发展公司来说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事。虽然说大夏农业发展公司有着央企的招牌,但是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犯不着和包飞扬这种年轻人来真格的。

    张志军当然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觉得包飞扬就惹不起,大夏农业发展公司发展公司毕竟是堂堂的大型央企,级别和身份摆在那儿呢,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