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 意外相遇.

    第九百八十七章 意外相遇. (第3/3页)

开发区的干部放在眼里,所以也没有认真了解。他知道包飞扬并非农业系统的干部,而且这次会议的规格比较高,包飞扬这个“小干部”似乎也没有资格参加。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包飞扬又是因为强麦五号的事情来这里争取支持,说不定还带着那个女记者在这里采访,试图将水搅浑。

    因为带着这样的想法,叶良庸对待包飞扬的态度当然谈不上客气:“包主任,昨天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要知道讲法,你最好适可而止,如果你们继续胡闹下去,影响到我们大夏农业发展公司的商誉,我们肯定会追究你们毁谤的法律责任。”

    包飞扬没有想到叶良庸不但回避大夏农业发展公司在强麦五号绝收事件当中的责任,而且反过来毫无理由的指责他,甚至威胁要追究他的毁谤责任。

    包飞扬的脸色当即冷下来:“叶总,我们临港经济开发区已经委托了省城的律师事务所,今天就会向贵公司发出律师函,正如叶总所言,请你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无中生有。”

    “律师函?”叶良庸对包飞扬的态度非常不满,在他看来,包飞扬一个市下面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干部,没有任何资本跟自己这么傲气:“好啊,省城可不是你们海州那个乡下,省城的法院会告诉你们什么是法律。”

    邱宝城和陈志英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陈志英非常不高兴地问道:“飞扬,这位是谁?”

    包飞扬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正准备离开的叶良庸又停下来问了一句:“对了,你那位华夏青年报社的记者呢,你还是让她不要费劲了,我已经跟他们报社联系过,向他们领导反映了她违背采访原则的问题,她就算写出了东西也没有用,还是快点回去,等着组织处理吧!”

    叶良庸说完,瞥了刚刚说话的陈志英一眼:“听好了,我就是大夏农业发展公司的叶良庸。”

    陈志英的脸色变了变,作为海州市农业局的一把手和农业口的老干部,她对省农业系统的重要人物都有一定的了解。叶良庸上任的时间不长,她没有见过,不过也听说过这个人。听说他是从燕京下来的干部,是大夏农业发展公司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具有国外留学的背景。陈志英对叶良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听人说过这位“叶总”是个洋人,说话的时候总是会夹着一些英文词汇,今天总算见识了。

    陈志英直爽泼辣并不假,可是那也要看对象和场合,别看大夏农业发展公司只是一个企业,但人家是央企,与农业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农业部的副部长里面,就有一位曾经在大夏农业发展公司任职。

    要是换成其他人,陈志英早就反击回去,可是面对叶良庸,她没有这么干。哪怕叶良庸的态度十分狂妄,刚刚还污蔑海州是个旮旯。陈志英还是要挤出一个笑容,伸出手去:“啊,原来是叶总,你好,我是海州市农业局的陈志英……”

    陈志英手伸到一半,叶良庸已经转过身去,丝毫没有要理会她的样子,陈志英的脸色顿时垮在那里。

    包飞扬虽然暗恨陈志英自讨没趣,但是这个时候也不得不站出来维护陈志英,毕竟大家都是海州的干部。

    他冲着叶良庸冷冷一笑,说道:“叶总,你大概还没有看今天的青年报吧?赵记者的文章,已经发出来了。”

    “发出来了?”叶良庸微微一愣,旋即转过头看了看包飞扬:“这不可能,你骗谁呢?”

    华夏青年报是日报,一般前一天晚上定版,当天零点前付印,凌晨就会送往各投递点,快的上午就能收到报纸。通常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上班时,几份重要报纸都已经放在办公桌上,甚至特别重要的文章都会圈出来。

    华夏青年报作为华夏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中央机关报,也是影响力很大的日报,不过因为主要针对青年团和青年读者,因此在大多数领导阅读的顺序当中,要排在群众报、光明报等的后面,加上赵丽萍昨天中午才将稿件递上去,没有足够的版面刊登全部文章,只留了一小块版面刊登了一篇几百字的简单报道,自然也没有马上引起重视。

    按照赵丽萍的说法,青年报打算将她的稿件做成一个系列报道,今天只是第一篇,接下去几天的文章会更有份量。

    叶良庸并没有看华夏青年报的习惯,甚至国内的报纸他基本上不看,重要的消息都由助理整理以后给他看,用他的话来说,国内这些报纸假话空话太多,要想得到真正的信息,需要剔除大量无用的信息才可以,浪费时间。

    而叶良庸的助理平常也没有关注青年报的习惯,叶良庸没有交代要特意关注青年报,他觉得自己已经跟上面打过招呼,赵丽萍的文章根本就登不出来。

    所以听到包飞扬这样说,叶良庸根本就不相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