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章 副市长或市长助理

    第一千零三十章 副市长或市长助理 (第3/3页)

他旋即抛开对包飞扬得职务发生变动的猜测,现在看来,包飞扬有那么多成绩摆在那儿呢,不管换谁来担任海州市领导,肯定是不会轻易对包飞扬的职位进行变动,但又因为包飞扬年纪太轻,所以也不可能站在开发区管委会一把手的位置上再往上升一级,这样综合看来包飞扬的位置应该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市委班子变动再大,新领导动谁也不会动包飞扬,可是新领导不会动包飞扬,其他干部就不好说了。

    如果市里真的要进行比较大的调整,包括海州市长陈玉清在内,被调整的官员在调动前很可能要做一些安排,将自己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而楼易成也知道,像他这种靠自己摸爬滚打上去在市里没有坚实后台得地方干部,就很有可能成为牺牲品要为别人腾位置。

    楼易成年纪不小了,对官位倒没有什么恋栈的想法,要是半年前让他提前退居二线,他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正好可以无事一身轻的安心养老。可是现在的情况跟以前不一样了。在包飞扬的主导下,海州市的船舶工业进行了全面整合,冠东县在这次全面整合中得到的收益最大,海州船舶工业的产能全部集中到墟沟,造船出身的楼易成正准备抓住机会好好地大干一场,要是这个时候被调走,甚至提前退居二线,楼易东对海州地区造船事业还有着远大追求和抱负,肯定是不会甘心的。

    包飞扬知道楼易成在担心什么,他侧过身体,向楼易成那边靠了靠,刻意地压低了声音试探着问了问:“楼县长也担心工作被调整?”

    楼易成被包飞扬说中了心思有些不好意思地苦笑着点了点头:“是啊,包主任!照理说我现在年龄也一大把了,到了我这个年龄,本来对这些事情应该没有什么好在意的了。不过最近我们冠东县的墟沟工业园那边一派热火朝天,我这心思也跟着热火了起来,也想发挥点余热,我也算是搞了大半辈子的船舶工业,到最后退休前还能大干一场,对于我这样一个视造船工业为毕生追求的人来说也算是没有遗憾了。要是就这样莫名其妙地退下去,还真不甘心。”

    “看来,楼县长真的心系船舶工业啊!”包飞扬感慨了一句,他还要说什么,看到市长陈玉清在常务副市长冼超闻等人的陪同下,一起走进会议室,便停下了话头,端坐身形,准备开会。

    会议由常务海州市副市长冼超闻主持,冼超闻在简单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以后说道:“今年以来,我市克服了国内外大环境的不利影响,在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韩美合资的造船项目为抓手,开启了我市发展造船工业的新局面。根据规划,临港开发区将打造一个具备年产两百余万载重吨的造船基地,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造船副中心。”

    “而且这还不只是规划,目前投资三十个亿的合资船厂已经开工建设,总投资高达二十个亿的海州船舶二厂田湾造船基地也已经奠基,并将在两年内建成投产,两年以后,我们海州也将会成为船舶工业重镇。”

    冼超闻说道:“目前,临港经济开发区以重化工业为抓手,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全面突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不仅如此,开发区的发展还进一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比如冠东县,墟沟将成为中小型船舶的制造和维修基地;而海东区也签了两个旅游项目,将重点打造特色海滩、海景旅游。”

    “综上所述,海州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会之一,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实现海州的跨越式发展,将是市委市政府与在座各位最重要的任务。”

    冼超闻大声说道:“这一次,市里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主题就是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我们海州,包括海州的各个区、县,如何抓住机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我在这里,先提两点。第一点,就是要抓住重点。海州这一轮经济大发展的重点是什么?那就是临港经济开发区。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重点又是什么?那就是重化工业。第二点,有了重点,是不是其他的就不重要了?当然不是,重点发展好了,可以辐射影响其他地区,起到带动作用。临港的开发刚刚开始,冠东县与海东区就已经得到好处,一个高速发展的临港,必然可以带动整个海州的经济实现腾飞。”

    冼超闻说道:“下面,就请大家围绕这两点,一个是如何服务好临港经济开发区这个重点;第二个则是如何利用临港经济开发区这个重点,发展各自的地方经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