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

    四十四 (第3/3页)

都会这么想的。

    “您不会要留着颂猜自个儿用吧?”村长调侃起老段,他知道老段的大女儿已经十一岁,比自己的二女儿大一岁。

    “没有没有!他要真是能等个六七年,我还巴不得呢!”两位长老对颂猜已经是疼爱有加。

    “对了,你提到的请一个泰文老师,怎么样了?”村长想起了这事。总要颂猜和阿香为这份文化班的差事从头盯到尾,可不是一般的辛苦,连一个换手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快了,上次的消息说是美斯乐华文学校那边有一个老师愿意过来。我找机会再去催催。”

    这时,巴裕领着两位穿着泰北国军制服的军人急匆匆地走了过来。两位军人见到这村里的两位长老,做了标准的立正敬礼的姿势。

    年长一点的军人对着村长和老段分别半鞠躬,开口说道:“李先生、段先生好!某长官病危,军部命我陪同段先生您即刻前往探视。”

    老段觉得这位军人有点面熟,估计是去美斯乐的时候见过。很明显,这位年轻人也见过村长和老段两人,不然他怎么知道村长姓李。

    老段一听某长官就急了:“我叔现在何处?”生病是无疑的,这会儿该在哪儿的医院里吧?

    “报告段先生,他老人家这会儿在曼谷的一家医院。”军人答道。

    老段看着素察,村长立刻说:“犹豫什么?赶紧走吧!”

    老段欲言又止,村长催促着:“这里不用操心,有我呢?!”

    村长知道,这般来请说明老爷子的身体状况不妙,都已经送到曼谷的大医院里了。他掐指一算,老爷子今年都八十岁了吧?

    老段回到家里,简单收拾了一些行装,辞别妻子,跟着这两位军人就上路了。他这一走,就是整整半个多月。

    等到他再回来的时候,身边多了一位约莫三十几岁的女人,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娃。

    这天下午,段婶、村长和村长夫人看见老段回来了,赶忙迎了上去。看着这跟来的女人还带一个孩子,三位长老露出了诧异的眼神。

    老段先说话了:“我介绍一下,这位是蔡老师,这个娃是她的儿子。我请蔡老师到我们这里教泰文的。”这个事情老段是可以做主的。

    “那你叔的身体怎么样?”村长接着问。大嫂露出同样关切的目光,老段媳妇着急地看着自己丈夫那有些疲惫的脸庞。在村长和大嫂面前,老段媳妇从来都是谦卑着,无论是谁家的事,她总是等大哥先说话。

    “他老人家走了!”老段的眼睛一红,眼眶里再次渗出了亮晶晶的泪花。他过去几天可是哭过了多少次回,从曼谷一路到美斯乐。

    “哦……”,村长心里一沉,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补了一句:“你就节哀顺变吧。”

    “赶紧进屋先休息吧。我们来安排蔡老师和她的孩子。”

    “对,我们来安排!”大嫂说着,接过蔡老师手中的行李,领着这母女俩往村子里平时待客的房子方向走去。

    在一旁不知所措的段婶也接过丈夫的包袱,走进了家门。赶快要为奔波了十几天的丈夫准备热水,准备吃的。

    “老人家走了”?这可是一件大事,也就是说:几天前,泰北美斯乐那边一位德高望重的某长官,最终没能在有生之年回到自己的故乡云南,客逝它乡了。

    “旺呐”村里的孩子们还在村长、老段家前面的那块大空地上尽情地玩耍着,踏踏实实工作着的颂猜老师自然也不知道,老段这次带回来一个关乎他今后身份的好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