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罗马帝国

    第九十五章 罗马帝国 (第2/3页)

有这样,汉朝才能越战越强。若是得到大漠,而又不能治理,仅仅成了一种摆设,就是得不偿失,迟早有一天会丢掉,这在战国初期的魏国已经得到验证了。

    “皇上圣明”众人齐声颂扬。

    “你们说说,要如何治理?”汉武帝放下茶盅,身子前倾,一副倾听之状。

    “皇上,臣以为要治理大漠必须依靠匈奴。”申公率先表意见,对此事,他是深思熟虑,说来头头是道:“匈奴虽是大汉的死敌,那是以前如今,仇也报了,耻也雪了,匈奴给击破了,他们愿降,便是大汉的臣民,应当一视同仁”

    周阳他们这些在边关与匈奴厮杀的将士们,最是清楚匈奴做了多少坏事,有多可恨。可是,周阳现在再也无法恨匈奴了,因为龙城大战,屠戮了那么多的匈奴,周阳的心肠不是铁石,也不是心软的主,最后没有再杀匈奴的**,匈奴才活下来。

    “申公此言极是”李广马上就附和,声音有些高:“不是末将自诩,在座这么多人,若说最恨匈奴,莫过于末将和程将军了。我们二人与匈奴打了一辈子,深知匈奴做的恶事坏事有多少,可是,经过龙城一战之后,末将再无杀匈奴之心了杀得太多了太多了”

    “堆在龙城的尸体,太多,太多”程不识大是赞成这话:“依末将之见,龙城在千百年以后,都会是红的”

    这话没说错,千年以后,龙城的草都是红色的死在那里的人,加上牛羊、骏马,其数量要以千万计究竟是两千万,还是三千万,谁也没有准确的数字,就是周阳这个统帅也不清楚,只知道很多。

    “是呀匈奴虽然可恨,如今仇已报,耻已雪,镇守大漠还得靠匈奴”汉武帝点头赞同:“匈奴毕竟自小生长在大漠中,他们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让他们来镇守大漠,再好不过了。若是没有匈奴,而是靠大汉,会让大汉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

    这话很有远见卓识

    汉宣帝时期,匈奴顶不住了,决心投降汉朝。如何接待匈奴单于一事,汉朝大臣几乎是一边倒的认为,应当要单于称臣,要单于认输。而汉宣帝却主张厚遇单于,要视单于为兄弟。

    汉宣帝力排众议,真的这样做了,让单于大是惊喜,对汉朝感恩戴德,不敢生有二心。这是汉宣帝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证明,南匈奴在镇守大漠这一点上,做得非常不错。

    “你们可有异议?”汉武帝扫视群臣,大声问道。

    “没有”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自古以来,对付敌人不外两手,刚柔并济,恩威兼施。击破匈奴,威已立,是该用恩了。

    “皇上,臣以为,除了这一点,还当在大漠上筑城”主父偃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具有远见卓识,马上就想到前面了:“尤其是是河套之地,更应该筑城大汉可以在河套之地蓄养战马,积蓄粮草,一旦大漠有变,大军可以快出动,扑灭事端”

    “好计较”众人齐声赞同。

    “依我看,不仅要在大漠筑城,还要在合适的地点多筑几座。大漠太广,光靠一座城是不够用的”周阳补充一句。

    “大帅所言极是极是”众人不敢有丝毫异议。

    汉朝最大的依仗就是城池,若是没有城池,就不是汉朝了。在大漠上筑城,打造成汉军的基地,可以威慑大漠,匈奴自会俯帖耳。

    “大的策略已经定来了,至于来年宣示兵威之事,还有点时间,你们好好想想,在这里就不说了。你们刚刚征战归来,身心俱疲,要你们眼下说,那就是朕不体人情了”汉武帝的目光在周阳、李广、程不识他们身上掠过,虽然比起刚刚回来的时候好上许多,仍是没有复原,他们太需要歇息了。

    “谢皇上体谅”周阳、李广他们眼下一提起军国之事,就是一阵头疼,对汉武帝此举,大是感激。

    “姐夫,第二件呢?”汉武帝打量着周阳问道。

    要不是得到张骞的告知,周阳不一定能回答上来:“便是西羌之事。”

    “西羌?”李广、程不识、卫青他们不知道西羌出事了,大是惊讶:“西羌有何事?”

    对这个问题,也正是周阳想知道的,打量着汉武帝没有说话。

    汉武帝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站起身,恨恨的道:“西羌,是华夏的千年死敌虽说其为祸之烈远不如匈奴和东胡,可是,对华夏来说,是三大北患之一,朕决心要解决西羌,使之不再为祸边关”

    “是呀”程不识不住点头:“三大北患已去其二,就留下西羌一个了,大汉是该解决西羌了东胡、匈奴,先后被大汉击破,若不趁此良机解决西羌,那就是对不住后世子孙”

    对这话,没人敢说个不字,众人重重点头,大是赞赏。

    “皇上,要解决西羌,恐怕不容易”周阳眉头一挑,沉吟着道:“西羌与匈奴不同,匈奴虽然强横,毕竟是在大漠中。大漠虽然宽广,却能摆下得大军,只要大汉打造出骑兵,便能在大漠之上纵横驰骋”

    说到这里,微一停顿,声调略高:“可西羌不一样,山高林密,容不下大军,军队再多,也是展不开。山高林密,这才是西羌最大的倚仗,若是能把西羌调出高山密林,大汉才好下手,一举而全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