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李小龙是谁家娃

    第四章李小龙是谁家娃 (第2/3页)

谁能告诉他什么时候是个够?建国都二十多年了,人民还是赤贫如洗,每次下乡看到那些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村民,他的心就像用锥子扎,都这样了一些人还要不停地折腾,唉!国事艰难啊……。

    田晓霞坐在桌前怎么也看不进去书,想着今天来她家的那个孙少平,这个人给她的感觉非常奇怪,一般的农村来的男同学要不围着她打转,要不局促得和她一说话脸就红,可这个如同叫化子一样打扮的孙少平,却给他一种不可轻视的感觉,这在同龄人她还没有遇到过。时而稳重的如同饱经沧桑的老人,时而跳脱的如同山上的猴子,这个人感觉就像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也许这就是书上所说的‘气质’吧,不过他懂的真多,香港那边的事他都知道,连爸爸都不知道的李小龙,他是怎么知道的呢,还骗我说看的连环画,就算我没看过,我哥肯定看过,他没跟我过,肯定他也不知道,如果他只是看过一九七二年的《精武门》,又怎么会知道一九七三年李小龙去世呢,从他惋惜李小龙的逝世的表情看他应该是很欣赏这个人,欣赏一个人肯定要很了解这个人,了解这个人就需要一个持续的途径,一本连环画显然不能承载这个途径,他这个说法太苍白,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如果孙少平此时知道田晓霞的想法,一定会大吃一惊,这是中国版的女柯南啊。

    这两天孙少平一直在考虑以后的路怎么走,那天晚上润叶问他时他就已经开始考了,他很确定不会沿着原来主人公的老路走,以他的学习能力等国家开始统招考个大学不成问题,刚恢复高考的试题非常简单,据说比起后世的中考都有所不及,只要自己稍微复习一下就行,但这高中两年要怎么过就成了问题,学校虽然呆着没有什么意思,但还需要这个身份,要不以后怎么参加高考。

    还有家里那么穷要怎么才能改变,经商暂时肯定不行,大环境不允许,偷偷搞风险太大,最好能在在校期间某求一份工作,现在的社会工作不好找,尤其在这个偏僻的小县城,公家饭碗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唯一有可能帮到他的就是田福军,但要怎么接近却需要好好谋划一下,拜山头总需要个投名状,而这个投名状必须是一个他不能拒绝的大礼,准备好投名状还要找个合适的机会送出去,过几天就有一个机会,这个投名状现在就该准备了。

    中午上完课孙少平就跟班主任请了假,说家里有事要回去,这个时期的学生请假都很方便,有的家里缺劳力的学生甚至半年都不来学校,学校家里都一样的劳动,还不如给家里挣点工分的实在,这种情况老师也不怎么管。

    这个投名状大概的位置他知道,但也要找到确实的东西才行,这个路肯定不会少跑,孙少平就借了金波的自行车,绑上学校借来没还的撅头,带足水和干粮及一些火柴小刀什么的野外必备的东西,就向黑水河出发。

    黑水河很小,或者只能称为小溪,宽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