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第九百五十五章 (第2/3页)

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他代为起草奏章谢罪。朱棣居住数日,朱权都诚恳相待,全无防备之心。北平精税部队则埋伏城外,官兵也渐渐入城,暗中勾结三卫部长及诸守军。朱棣这才告辞离去,朱权到郊外为其饯行,伏兵趁机而起,将朱权拥往前行。三卫弓广骑及诸守军,一呼云集。守将朱鉴抵挡不住,力战而死。王府妃妾世子均随入松亭关,回到北平,大宁成了一座空城。朱权进入燕军之后,时常为朱棣草拟檄文。朱棣对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虽然善谋的朱权在靖难之役时想要选择隔岸观火,但却还是被朱棣裹挟来帮助其成就大业。

    然而,功成之后,朱棣却没有履行诺言,与之平分天下。反而于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改封南昌,朱棣亲自写诗送行,命朱权以布政司为宫邸,建筑规模毫无变更。

    由此,种下了祸患。历代宁王皆是心有不甘,自认为应该与大明分治天下,拥其半壁江山,而朱棣子孙也是时刻防备着宁王叛乱,好在,直到宁王朱宸濠之前,大家相安无事。但这段公案却一直在人们心中流传。如今宁王叛乱,也算是早有预料之事。

    但谁也没想到,朱宸濠居然选择了这样一个时机!

    “诸位,现在不是深究叛乱原因的时候,咱们得立刻派兵前往平乱!”李东阳一皱眉,沉声道。

    刘健点点头,认可他所言,但却沉声补充提醒道,“陛下,平乱顾然重要,但也得小心南疆的弥勒会余孽死灰复燃,从中鱼利!”

    弘治点点头,“刘卿所言极是!”

    “战报中言道,宁王回到南昌之后,立刻举行宴会,邀请南贑巡抚以及江西布政使,在宴会之上杀害了南贑巡抚以及布政使,并且将他们的人头挂到城头示众,接管了南昌巡抚衙门以及所有防务,随即江西境内纷纷叛乱,整个江西皆随同谋反,情况无限恶化。而整个江西境内,无数的百姓纷纷携家带口,准备逃离江西这个是非之地,令整个江西更加的混乱不堪。”

    “对了,此战报何人所报?怎会如此详细?”突然,谢迁问道。

    “此战报乃是吉安推官伍文定所报,因其变故突来,故他做了两份战报,一份送往南京兵部,一份送来了京师。军情紧急,战报中言明,不敢怠慢,故此才越级八百里加急送来京师。”刘健解释道。

    “吉安推官?这伍文定?”谢迁一皱眉。

    牟斌立刻解释道,“伍文定,字时泰,号松月,松滋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吉安推官。湖北人,出身于官宦世家,长得虎背熊腰,十分之彪悍,根本就不像是一介文士。”

    刘健介绍道,“因吉安知府等官员得知宁王叛乱之后,立刻携家眷逃离吉安,故此,伍文定现在成为了唯一留守吉安的官员,他现在组织人手军士,准备誓死护卫吉安。战报中,他认为,吉安易守难攻,交通便利,可以其拒守叛军,困守待援!”

    “他已经探明,宁王此番叛乱,兵力共计八万余人,精锐主力为王府护卫,其余成分为土匪、强盗、抢劫犯、流氓地痞等等。这支叛军乃是杂牌军,形势并没有坏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如果援兵用时赶到,也许,此次叛乱能够不出江西就此平叛。”

    众人苦笑,宁王叛乱准备几代,定然是有几分把握才暴起叛乱的,岂会如此容易就被平叛?这伍文定还真是异想天开啊!

    然而,此时宁王叛乱这个坏消息传来,能够听到有人抵抗,这也算是个好消息了!

    “报,八百里加急!”就在此时,突然,殿外又传来了一阵急报。

    弘治苦笑不已,难道今日还有何坏消息吗?这真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宣!”事已至此,他也只能传了。

    众大臣心中七上八下,也是深怕再有坏消息,这大明王朝今年可真是灾祸连连啊!

    又是一份战报呈上。

    弘治翻开观看,稍稍松了口气。

    抬眼看向众人,“诸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