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第九百五十六章 (第2/3页)

了他,毕竟,你既然知晓这个忧虑,那怎么还提出这么不靠谱的建议呢?!

    马文升笑笑,继续言道,“其实,老臣对于这一点,已经有了考虑,而且有了解决的方案。那就是与这第二个人选有关了!”

    众人一愣,他有了解决方案?还与第二个人选有关?

    那他的第二个人选究竟是谁呢?包括弘治心中也不由得好奇不已。

    李东阳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不由得目光炯炯地望向马文升。

    “这个人选就是,”马文升环视一眼大家,说出了这个名字,“明中信!”

    什么?一瞬间,大家尽数哗然,居然是这个家伙。

    而在场当中有几人听了反而陷入了沉思当中,并没有如同众人一般哗然。

    “这个人选老臣有自己的考虑,一则乃是明中信身怀绝世医术,有他在刘大人身侧,防止了刘大人的身体有恙,二则是这南下一路之上免不了有天灾,那除疫工作还得依靠明中信,三则是陛下那支军队乃是明中信所献,他更加了解这支军队,如果由他领军在旁辅佐,相信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这支军队,发挥出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此三点因由一出,弘治点头不已,他在心中不由得满意至极,有刘大夏与明中信这老小搭档,他甚是放心啊!这马文升还真是甚是了解朕心啊!

    “好,马大人此议甚好,臣附议!”谢迁立刻叫好不已,上前躬身附议。

    “臣附议!”刘健也是眼前一亮,上前一步,躬身附议。

    一时间,应者云集,这提议居然全票通过。

    弘治心怀大慰!

    而旁边的李东阳心中吐槽不已,这马文升提出这个建议,只怕还有第四点原因,那就是能够将明中信这个祸害远远地支开,令他无法在京师搞风搞雨吧!

    毕竟,马文升也算是京师一支力量的代表,他的利益也受到了冲击,心中岂能对明中信没有意见,此番正好借题发挥,远远地支开明中信,令其正在京师布置的措施无法进行下云,很好地将明家的布署破坏掉,这才是他心中最深层次的缘由!

    而刘健、谢迁的随声附和只怕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陛下!”李东阳上前一步,躬身提出异议,“想那明中信刚刚经历过云南之乱,身受重伤,只怕他现在自顾不暇,如何能够将如此重要的使命托付于他,还请陛下三思!”

    这?弘治眉头一皱,缓缓点头,也是啊!之前云南之行,明中信受到了那么重的伤,如今才过了多长时间,如果此番再让他去,如果旧创复发,只怕他还真心折在了南疆啊!到时,自己可就无法应对照儿的埋怨了!一时间,弘治心中有些踌躇。

    “李大人说哪里的话!”谢迁却是满脸正色道,“明中信自己就通医术,之前他已经身体大好,还组织赏技会,看上去应该没有大碍。大不了让他备好草药,随时调理即可。更何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明中信贵为太子侍讲,也算是朝廷官员,食君之禄,就得忠君之事,此番国家有难,他岂能独善其身。尤其是他还是从南疆返回,南疆之事他定然更加熟悉,有他为刘大人出谋划策,这南疆平乱之事只怕会事半功倍啊!尤其是之前明中信就已经立誓要为这大明天下鞠躬尽瘁,这利国利民利已之事他岂会推托!定然是欣然应允吧!”

    这番话,说得还真是漂亮啊!李东阳心中腹诽,但你作为一朝辅臣,怎么不去平乱呢?

    “好!”刘健、马文升等大臣们纷纷击节赞叹,“谢大人此言有理!”

    弘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显然,他心中有了决定。

    而李东阳自然看在眼中,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完了!陛下主意已定。

    “谢卿说得有理,就依马卿所言,刘卿,下旨吧,令刘大夏复右都御史,兼南贑巡抚,统管南贑军政要务,另率领禁军一万,前往南疆援助平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