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中信划策

    第四百九十七章 中信划策 (第2/3页)

,王掌柜的就回去准备吧!”张亮替刘大夏送客道。

    “好,好,我这就回去!”王清兴高彩烈地就要走。

    “慢着,记住,今日找人将我说的进行一下细化,再将方案送到这里来给刘老,咱们连续在报纸上登载一段时间,令咱们茶社深入人心,到时,人们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张亮叫住王清吩咐道。

    “还要做广告啊!”王清有些心疼道。毕竟,在创刊号上登载御医们的文章已经花了一大笔钱,如今还要投入,他自是有些不情愿。

    “废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你以为在创刊号上做一次广告就行了,以后还得不断投入呢!唉,算了,反正也不是我家的买卖,做不做由你!”张亮一脸嫌弃地冲王清一摆手道。

    “好,好,我的小祖宗,做还不行吗?”王清愁眉苦脸道。

    刘大夏在旁边差点笑出声,这张亮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这王清也是,做不做岂不是由得你,何苦在此向张亮诉苦,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嘛!

    打发走王清,张亮一抹脸,恢复了明中信的身份。

    “中信啊,你不来,我也正要找你!”刘大夏见王清走了,冲明中信道。

    “怎么?刘老也有事请教?”明中信没正形道。

    “不错,我还真得请教请教你!”刘大夏却是一脸正色道。

    “请说!”明中信也不再调笑,正色道。

    “也不用这么严肃,就是咱们这些编辑虽然都是名师大儒,但却也只会写一些儒家分析文章,对于那些社情民情根本就不了解,根本无法写出社情民意。所以,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今后咱们报社的方向是面向儒家学术,还是面向大众?”

    “咦,我不是说了嘛!咱们报社在向儒家学术靠拢的同时,尽量面向大众,才能增加咱们的影响力。而且,每个版面可以题材不同嘛!怎么能尽皆是儒家文章呢!那样的话,除了有志科举的读书人之外,哪还会有人来买啊?”明中信有些惊讶,毕竟这是之前就定的报社发展方针!难道刘大夏想要改变报社创办的理念。

    “唉,别说了,这些老家伙都是一根筋,不屑于与百姓社情在一张报纸上!而且还每天来烦我,要求我改变思路,重新排版!你说说,这我能答应吗?”刘大夏长叹一声。

    “这样啊!”明中信陷入沉思,如何兼顾呢?有了!双眼一亮,抬头道,“咱们这样,今后报社分为两块,一块叫儒家论坛,就由这些名师大儒成立专刊,专门刊印一些儒家学术及科举文章,还有精彩的诗词佳作,并发布一些不那么敏感的朝廷消息。当然,其中可以增加一些趣味的文人秩事,尽量增加报纸的趣味性!”

    “这个好,这个好!”刘大夏也是眼前一亮,这样就能安抚这些编辑,“那民生社情就单独再出刊?”

    “不错,另外创刊,就叫民生社情,分多个版块,同时,可以招收一些愿意前来报社写民生社情的读书人担任编辑,当然,他们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