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长亭践行

    第五百九十四章 长亭践行 (第2/3页)

,咱们得介绍一下官员出行的规矩。

    官员出行(或者出巡)所乘坐及随行的仪仗也都有严格的区别。各方面都体现了等级上的区别。除了微服出行,官员出行所用回避、肃静、官衔牌、铁链、木棍、乌鞘鞭、金瓜、尾枪、乌扇、黄伞等随行仪仗之外,还要“鸣锣开道”,提醒前面的百姓人等避让。州县官出行鸣锣,打三响或七响,称为三棒锣、七棒锣,意为“速回避”、“军民人等齐回避”。道府出行鸣锣,打九棒锣,意为“官吏军民人等齐回避”。节制武官的大官出来,要打十一棒锣,意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回避”。总督以上官员出来,因是极品,打十三棒锣,意为“文武百官官员军民人等齐回避”。官员出行时鸣锣开道,被认为是必行的官仪;仪仗大小、鸣锣多少下,也都反映了所使相应此仪仗官员的品级大小。

    而钦差出行,按督抚出行规矩,故敲十三下锣。

    “停轿!”刚出城门,却只听八抬大轿之中传来一声命令。

    钦差仪仗立刻停下,众人目光纷纷望向八抬大轿。

    却只见钦差王守仁从停下的八抬大轿中出来,嚯,早已经换了一身短衫,显得更加英武挺拔。

    好一个俊秀的青年!众人心中喝彩道。

    “钦差大人,有何吩咐?”二位武瘵催马上前拱手问道。

    “牵匹马来!”王守仁吩咐道。

    二位武将一愣,对视一眼,齐齐请示道,“难道钦差大人要骑马?”

    “嗯!”王守仁点点头。

    “备马!”吴起转头冲后面吩咐道。

    “是!”队伍中自有人应声。

    “收起一切繁琐之物,放入马车,快马加鞭,赶往云南!”王守仁吩咐道。

    什么?二位武将一阵愕然,这位可真是雷厉风行啊!刚刚出了京师,居然就要快马加鞭赶赴京师。

    旁边的明中信一听,也是一惊,不由得以怪异的目光投向王守仁,这位钦差是真的心系百姓?还是做秀呢?

    在明中信的神识笼罩之下,这钦差的语气语出真诚,应该不会是做秀啊!

    难道,自己今次摊上了一位为民做主、想做实事的钦差?值得观察啊!

    无论如何,钦差大人是这支队伍的一把手,他的命令无人敢于反抗,整条队伍依令而行,纷纷将繁琐之物收起,放入仪仗之后的马车之中,将目光望向钦差大人,静候起行命令。

    王守仁不管众人的目光,吩咐完后,来到为他准备的马匹前面,翻身上马,利落的身手令得明中信眼中精光一闪,看来,这位还真不是文弱书生啊!

    “起行!”王守仁一声令下,快马冲向前面。

    二位武将一挥手,大队人马奔跑了起来,一阵烟尘腾起。

    明中信微微一笑,催马跟随,看你能坚持到何时?

    不声不响,整支队伍不声不响向前赶去。

    令明中信惊异的是,这支队伍居然未曾有掉队之人,即便是那步兵也是如此,这可就不得了了啊!难道大明的步兵也是如此厉害?

    再看看前面的钦差王守仁,明中信的眼中更是闪过一丝兴趣,有趣啊!这位钦差可真是不同寻常啊!这支队伍也不同寻常!

    远处一座小亭呈现人前,令他们惊异的是,小亭前居然有三股人马站立着,仿佛等人一般。

    明中信却是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一缕微笑浮现于嘴角。

    前面一马当先的钦差王守仁脸浮喜色,缰绳一拉,马匹的速度减了下来。

    “停!”钦差王守仁举手命令道。

    霎时间,整支队伍马匹嘶叫之声响起,然而,队伍却是整齐划一地缓缓停了下来。

    这一幕被明中信看在眼中,满眼的不可思议,连忙将神识罩向这支队伍。

    他可未曾想到,这支队伍的表现居然如此精悍!要知道,令行禁止,这可是精锐的标准啊!随便一支钦差队伍就是如此精悍之伍,这可是出了他的意外!

    然而,在他的神识之下,还真的是,这支队伍居然是百炼之师,就连那些轿夫都是一脸的精悍之色,更令他惊讶的是,这支队伍居然没有一个军士是弱者,这可就太奇怪了!

    大明的军队如果随便挑出来就这般精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