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战后惊言

    第六百零七章 战后惊言 (第2/3页)

 爵,即官爵封赏,包括升职、封爵、荫子、加衔、给予诰敕等多种手段。

    其中封爵、荫子、加衔、给予诰敕等主要是对于高级将领或以文职领军而获有军功的文官的特殊的政治性荣誉,一般临时奏拟,须由皇帝亲自批准。

    但封爵也只是大明建国初期有过大规模的封赏。但之后,其余几种封赏更加常见。

    以上的奖赏,对于广大普通军士和武官来说都比较遥远,主要是官职升级。

    明代武官职级一般分为以下等级:都督(正一品)、者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都指挥使(正一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督挥佥事(正三品)、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卫镇抚(从五品)、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所镇抚(从六品)、百户(正六品)。至正六品为止,武官无七、八品,惟圭官才有从七品。再往下等级就是总旗、小旗、军人及舍人。其中,百户、所镇抚各有试职,试职起自永乐十五年,作一级,支半俸。都督同知、都督佥事、都指挥使、同知、佥事、指挥使、同知、佥事、正副千户、试百户、试所镇抚,各有署职。凡署职,递加本职一级,署副千户以实授百户,署试百户、试所镇抚俱以冠带总旗。署职起自景泰元年,作斗级,不支俸。在军职升级时必须把试职、署职的情况计算在内,任试职署职者都须再立有军功方许实授,凡升授试职,永乐十年令:武职升试职,未经实授者,须立功方许实授,所加署职,非有军功,虽遇恩例,不得实授。

    大明成化十四年:“军人有功升一级至小旗,舍人升一级至冠带小旗,小旗升一级至总旗,冠带小旗升一级至冠带总旗,总旗升一级至试百户,冠带总旗升一级至实授百户,试所镇抚升一级至实授所镇抚,实授所镇抚升一级至实授百户,百户升副千户,副千户升正千户,正千户升指挥佥事,佥事升指挥同知,同知升指挥使,该升都指挥、都督者,类推而行。其军人、舍人至小旗,小旗至总旗,舍人至试所镇抚,总旗至试百户,俱无署职。惟百户以上,听以次署升,其署职至实授亦作一级。有缘事该降即以此为则递降。”

    除以上官职升赏,还有一种为财。所谓财,也就是物质奖赏。

    大明军功的物质奖赏除明确规定了数目的赏银、赏钞之外,还有三种形式,就是给赏、加赏、量赏。这三种赏格不是全国通行一致的。基本被划分为陕西三边、大同、宣府、辽东、四川、湖广、广东、贵州等几大区域。如在陕西三边、大同、宣府这些地方,给赏的赏格为都指挥,每员银五两、彩段一表里;指挥,每员银三两、彩段一表里;千百户、镇抚,每员银二两、绢二匹;旗军、舍人、总小甲人等,每名银二两、布二匹。如在辽东给赏就变为了,指挥每员银一肉、绢布各二匹,四川则指挥每员钞六百贯、彩段一表里,湖广广东贵州同四川。加赏意为各照地方则例,于正赏外,仍加一倍。量赏则是在给赏的基础上减去若干,仍是依各地不同而所减去的赏格亦各不同。如陕西三边应得银两、彩段表里者,减去彩段表里,加绢二匹,得银两、绢布者,减去绢布,而在四川则变为应得钞贯、彩段、绢布者,减去钞贯。总体而言,北边赏格重于南方。

    而此番有两场大战,明中信及他的学员们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得了主功,而他们根本没有使多大力,但如今可是首功制,余下的贼人可也不少,如今明中信吃肉,他们也喝到了浓汤啊!这番可比在京安然坐在家中可划算多了。

    两场大战,他们收获的头颅可是实打实的,这可都是军功啊!

    君不见他们马鞍之上挂着的头颅吗!此番大获丰收啊!

    于是,现场监察御史成了最忙碌的人。

    大明实行的是军功稽查审核制,主力可正是科道官员,而这个科,指的就是六科给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