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老同学的相遇

    第三百六十八章 老同学的相遇 (第3/3页)

他手里的经费远比以往充足,多雇佣一些人员定时打扫便是。

    所谓的公共厕所和改善交通可就麻烦了……杭州城内本来寸土寸金的地方,寻找适合建造公共厕所的地方极难了,就算是好容易找到了,公共厕所周边的人家或商铺也大力反对!

    道路扩宽或裁弯取直?

    这更能了,杭州知州当然知道强建难,强拆更难!

    当年连大宋官家想扩大皇宫搞一点点的强拆都遭到强烈的反对……别说他只是一个知州了。

    但是,大宋政府回迁都城的行动给了他重新设计重新改造的机遇!

    许多官员搬回到新建的原都,他们可不是一个人搬走的,连同全家家人和仆人以及他们的家人,一搬走就是一大批人搬走。

    贾平章贾似道带头搬迁,仅他这一大家子就搬走了一千五百人!

    就算其它官员没有他这样的规模,但是多多少少也有几百人了……整个大宋政府的中央官员连带家属成员全体搬走后,杭州城内拥挤不堪的局面顿时大变!

    大宋政府在新汴京城给官员们盖了新式的住宅,而他们原先在杭州城的住宅重新上交,其中的一些私宅则直接与新汴京城的住宅完成产权交换,而且大宋政府还适当的给与了一些补偿,全当成给官员们的搬迁补助。

    这一下子杭州地区的知府乐坏了,他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搞城了。

    事实上,下水道,垃圾处置场乃至公共厕所这些城建设施,早在千八百年前就有过,再看看八道河地区的修建方式方法……这些都是一看就能明白的事情。

    他们还在多处要地扩建了道路,在一些地方还采用了裁弯取直的办法来改善交通。

    采用水泥铺路的方法大大提高了修造新式道路的速度。

    针对杭州地区河流众多的特点,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技术同样提高了建桥的速度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四轮马车的行走。

    杭州地区还学了修建公园和动物园的城建,一样也修了街心式的小公园绿地,让百姓可以歇息一下。

    所以,杭州城已经不是过去那个逼仄的城市了……这让法善很骄傲呢。

    PS:感谢书友纳尼、澳洲老吴、江陵、辛大大哥、王玄斌、鱼和羽毛和钢铁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