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被改变了命运的人们

    第三百七十六章 被改变了命运的人们 (第3/3页)

招手示好。

    但是这对他来说不重要,反正人群里肯定有欢迎高丽国的民众。

    联邦帝国吊唁团没有在汴京宾馆下蹋,而是直接进到了联邦帝国驻大宋的大使馆,那里一水的都是联邦帝国自己的警卫。

    他们的进京仪事确实吸引了很多少女的关注,但是,同样招来的一些仇恨。

    第一个就是日本国的吊唁团,当时,团长三原小井恨恨地看着高丽国吊唁团狐假虎威的样子……大恨自己没有前去杭州与王储殿下同行。

    第二个就是便装站在人群中的鞑靼强盗集团吊唁团的团长真金。

    前文提到过,真金同样是王储。

    孛儿只斤·真金出生于1243年,他在1261年被封为燕王,1273年被封为皇太子,1279年参决朝政。

    真金自幼深受汉文化影响,当政后亦作为汉法派之领袖与阿合马等理财派对立。

    在真实的历史中,他本来应该在1285年因禅让事件而忧郁成疾,于同年十二月就病逝了……但是,同样由于联邦帝国势力的出现而有了重大的改变!

    大宋官家赵显没有被元朝掳走,他的哥哥赵昰没有病死,弟弟赵昺也没有投海而死。

    贾似道好好活到了1289年,平章阿合马也同样活到现在,王储真金也同样如此。

    真金少年时代,忽必烈受当时的大头目蒙哥汗之命,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开幕金莲川,搜罗了一大批汉人儒士。

    忽必烈把真金的教育交给汉儒姚枢,并命勋臣后代土木各儿等为伴读。

    姚枢等对真金日以三纲五常、先哲格言熏陶德性,并以《孝经》作为启蒙课本教授真金

    1253年夏,姚枢随忽必烈征大理,改命窦默接任师职,是为真金第二位老师。

    忽必烈出征前,将玉带钩赐给窦默,对他说:“这东西是内府故物,你是老人,应当佩戴,并且让我儿子见了这个如同见我。”

    同时命刘秉忠之弟子年有十八岁的王恂为十岁的真金的伴读。

    王恂长期侍奉真金,经常灌输三纲五常、为学之道及历代治乱的道理,真金深受其影响。

    所以,此次来大宋吊唁便把他带在身边。

    两人都是身着便装在人群中观看。

    PS:感谢书友清风明月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