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现代小商品兑换大宋工艺品(一

    第二十一章 现代小商品兑换大宋工艺品(一 (第3/3页)

宜……这个时空,瓷器不是便宜货,陶器才是,所以普通人家用陶器才是常态。

    特别是瓷器工艺品。比如那个粉青大小格纹春兰图八瓣式花觚,竟然算到八百贯钱,不是会子而是铜子!会子则是八千贯钱,这是真是作死!

    就连菊瓣式青釉子母瓷盒,也要一百贯会子……明明就是只能装下两斤糖块的水平。

    剩下的都不便宜……

    吴大鹏这面只能启动了现代小商品兑换大宋工艺品计划,特别是他们竟然还收到了据说是北宋官窑的产品,那是南下时散落民间,带到这里的……

    当时,吴大鹏像是听电视直售节目一样听着那个牙郎马云讲了半天的故事。

    在吴大鹏看来,其实只是一件吃饺子时蘸着蒜汁的小件货色,好吧,人家叫笔洗……

    “你确定这是官窑?”

    吴大鹏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实在没有能力确认真假。

    那个牙郎马云拍着胸脯说:“某保证!”

    吴大鹏不屑地说:“好像你懂瓷器似的,大宋以前在开封时,它的官窑在哪儿?”

    “……”

    算了,人家用心办事情,这个没有错,该多给一些会子,也还是要多给的。

    负责书画和其它工艺品的人也是强烈要求启动第二批次现代小商品兑换大宋工艺品的计划。

    大宋的物价不便宜,而且他们的书画和工艺品也不便宜!

    王德发和万士达计划一是购买大宋时期的书籍,二是购买水墨画什么的。

    一开始时,他们不想买书籍,但是他们看了拍卖报告后也动了心。

    在一次拍卖中,由海内外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衔的179部近500册“过云楼藏书”将整体拍卖,拍价几近两个亿。

    想想吧,一本书差不多要四十万!

    南宋这个时期才多少,几百文罢了,但是也不便宜,当然这只是对古人们来说的。

    这两人去临安的书店里找旧书买,而且是成套的买。

    甚至去打听有没有读书人卖书或者喜欢以旧换新的。

    当这个责任也落实到那个牙郎马云身上时,他实在是忍不住了,说:“某做牙郎有三十年了,从未闻有如此经商之事,就算是海外风俗怪异,也着实让人费解了!”

    当时王德发认真而严肃地说:“告诉你实话吧,我们殷地安国的富人们都有病,他们需要把大宋的东西研碎了,泡烂了,比如这个瓷器、字画啊,然后送服下肚,这样病就好多了……”

    “那不如随便选些……”

    万士达也认真而严肃地说:“马云同志,你做事情要有责任心!我们真诚相告,你不可虚与委蛇……在研碎了,泡烂了之前,那些富人们是要认真查看的,你以为他们会随便就吃?!”

    “……”

    当然,他们知道要想让人家活干得好,这报酬是不能少的。他们完全是按做事的件数和完成的质量付费,只是多给,从不打折。

    过去,他一天弄好了也就是几百文上下,自从遇到了他们,那是十几贯上下了,当然他们只是给会子。

    牙郎马云对这些人感觉很奇怪,他们的外形不必说了,单单这个任何事情都能亲历而为,便是让人佩服。

    他们全能识字不说,张口就能来长短句不说,他们还会砌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