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爱炫富的大宋

    第六十四章 爱炫富的大宋 (第3/3页)

    先上来的是鱼脍,那薄如纸片的鱼肉摆在青花底的盘子里,真的能隔着鱼肉看到盘子底的花纹……片片都是火柴盒大小。

    王德发点头称道,这可真是练出来的,不过双手还能保持那样白净,她是用什么手油护手的?

    宋子强则对着盘子发呆,这会不会是官窑出品?

    万士达看那女子脸上出了一层蒙蒙汗,再看她的身形体态,早不是处女之身

    了。吴大鹏偷看着刘钱行首,只见他用象牙筷子,撮了些蒜沫和姜沫、葱沫加到

    一片鱼肉上面,然后又撮起一些酱抹上了。

    又夹起一片来,盖上,然后两片一卷,在醋碗里一蘸,开吃。

    这小子筷子用得巧啊。

    刘钱行首虽然正经端坐,但是眼角把一行人的表现看个清楚明白。

    他这一次必须要求到他们了。

    他们的物件现在轰动了整个宫廷。因为他这一次出手的物件多了一些,很多达官显贵,应声而来。

    他的物件一扫而空,好在这伙子人虽然来自海外之地,但是还算明白事理,没有去别家放货。

    但是,这里还要再确定一下了,最好签个契约。

    另外,还有许多人下了定单,其中不乏是赵氏宗亲,不少都是亲王……

    所以快一些让他们出海运送货物回来,才是关键之处,不可以让他们迷恋我大宋的生活而不再出海了。

    太多的蕃商住下就归化了大宋,而不再出海,甚是可惜。

    他们不知道,造成他们这个局面的原因有二,一个当然是物件新奇,让大宋人闻所未闻;二个是贾平章贾似道到处炫富的结果。

    什么样的时代可以让人安全地炫富?一个不信奉丛林法则的时代。

    大宋的人喜欢炫富,从皇帝到百姓,都是这样。

    他们还没有学会要忍,没有学会不可露财、露富,不怕让人看到了钱财生了

    事端。

    大宋的历代皇帝就喜欢炫富,家里有啥宝贝都要写出诗词来,传出去。

    实在忍不住了,还在画出来,结果北宋时期最后一个皇帝宋徵宗惨了吧?

    让强盗集团看上了,人家能打啊,手里有钢刀,结果什么都属于人家了。

    过去的一切美好,都只能定格在他的记忆里,供他在饥寒交迫的五国城,一遍遍地反刍。

    唐朝诗人本来也爱炫富,有个叫韦楚老的唐朝诗人,写了一首炫富的诗:“十幅红绡围夜玉。”

    但是大宋的沈括嘲笑他没见过世面:“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

    沈括的结论是,“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

    看看,说话多不合适。

    蔡京身为宰相,不奉公节俭,更是公开炫富。

    官员士大夫之间小聚一次通常需要一贯钱左右,够五口之家吃一个月的大米。

    而徽宗时蔡京请同事们吃饭,单单一道蟹黄馒头为“钱一千三百余缗”,这顿饭下来至少上万贯。

    “腰缠万贯”的主儿一顿会被吃个赤身裸体,这个家伙就不怕被查!

    社会风气从来都是上层先变坏的,然后引领了下层百姓。

    但是,要偏说是老百姓素质一天天地变低,也没有人敢跳出来分辨。

    大宋在南宋时期,还有一个炫富女,名叫徐兰。

    在南宋淳祐年间她可是最有名的**。

    阔到什么份儿上呢?每当有客人来,她就把家里弄成“堂馆曲折华丽,亭榭园池无不具,至以锦缬为地衣,乾红四紧纱为单衾销金帐幔,侍婢执音乐十余辈,金银宝玉器玩、名人书画、饮食受用之类,莫不精妙,遂为三吴之冠。”

    关键是徐兰还能阔了一辈子,死后葬在虎丘。

    后人凭吊,留下一句感慨:“此亦娼中之贵者。”

    更关键的是,老百姓还随便结社来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