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种下复仇的种子

    第一百三十七章 种下复仇的种子 (第3/3页)

能出那么多的盐-------他于是决定先稳下大局,以后再慢慢收拾他们。

    他退了一步,也向官家请求让出流求大岛的海盐专营,官家赵禥顺势点头应允。

    这时,朝廷之上呈现出一片祥和了。

    君臣上下都是言笑宴宴,平章贾似道的表面也是如此,但是他的心里装满了仇恨,全种下了诸多复仇的种子。

    由于官家赵禥是顺着大家要求把流求岛的海盐经营交给了户部,这样官家赵禥就第一次得到了群臣的赞扬。

    至于平章贾似道嘛,在群臣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心目里,是被正义之士痛击了一次的权臣,很多人都高兴。

    官家赵禥接着又给大家下发了所谓的精盐,他说自己已经用过此物,绝无苦涩之味,真是盐中精华。

    这样,整个朝廷里上上下下都充满了欢乐。

    随后官家赵禥又摆驾到杭州城外的皇庄去了,这时全部的大臣,还有谢太后都随着去了。

    谢太后平常轻易不会出来的。

    她先前拒绝群臣请她垂帘听政的要求,对官家赵禥的朝政也不指手划脚,但是也不能不说她内心里还是关心他的,一直没有见到群臣们对官家有什么好评,而且宫外还有些不实的谣言传入,这实在是令人不美。

    前两天忽闻有群臣们众口一声赞美起来,认为他是识大体之君。

    她当然高兴了。

    这一次听平章贾似道说此粮种可以使稻米产量翻一番,她自小在农村里住过,当然知道这稻米的产量若是真能这样,这对整个大宋会是意味着什么。

    如此大事,她接到请求后,当时摆起鸾驾一同前往城外的皇庄了。

    宋初,大宋官家为了表明勤俭爱民和对农事的重视,在皇宫中设观稼殿和亲蚕宫。

    在后苑的观稼殿,大宋官家每年于殿前种稻,秋后收割。

    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每年春天在亲蚕宫举行亲蚕仪式,并完成整个养蚕过程。

    但是在临安的皇宫里可没有这两个宫殿,想想吧,为了节省地方和经费,都没有另外修筑太子的东宫,而是和帝、后的宫室连为一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