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速之客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速之客 (第3/3页)

几万石的贩卖,马上就十分吃惊。

    此时,扬州城才是天下的盐都,一次交易总共不过万石,有人能一下子送来几万石,这也太惊人了。

    于是差人打探,听闻是殷地安国海商,正在为大宋到海外荒岛上祈福,还做什么阵法,而且听说他们与平章贾似道关系尚好,他们的精盐还专门交于大宋官家的内藏库经营……

    当时,在崇明岛上所谓沿江制置使的官衙里,朱清制置使与自己兄弟兼副制置使张瑄品尝了一下传闻中的精盐……首先那洁白如雪的模样就讨人喜欢了,他们撮一些品尝,果然如同传闻中说的一样,没有海腥味和应用的苦涩味道。

    两人眼睛一亮,此物在北地可以卖个好价钱!

    鞑靼强盗集团虽然在长江和淮河以北建了政权,虽然也吸收了一些南宋的水军叛将,但是他们现在的海上势力还远远比不上南宋,朱清制置使与自己兄弟绝对不怕的,如果他们愿意,他们都能把走私货卖到海河去!

    他们在山东和苏北的海岸线上,更是有太多的眼线和联络人了。

    走私贩卖,没有去蹲在市场上卖的,他们需要有规模有能力的下家。

    这十几年来,他们与各路海盗来来往往,打打杀杀,大家慢慢都打造了自己的关系网。

    朱清制置使说:“那伙子海商听说在什么海外流求荒岛上用了晒盐之法,每日都所出甚多……”

    张瑄吃惊地说:“晒盐之法,单单是那石料就是投入就是巨大,就算是巨商之家也难以成事,莫非是与贾平章有干系?”

    要是真有干系,他们可绝不能招惹了。

    朱清制置使有些不甘心呢,又说:“与不与贾平章有干系不重要,探听一下虚实再说了,生意还是要做的……”

    他的兄弟张瑄马上点头了,抢不了,那就正常做生意,这也是理所应当的。

    朱清制置使随手招来一个府吏,细细嘱咐。

    现在的崇明岛,已经被他们兄弟两个经营的如铁桶一般,完全成了一个大寨子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