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贵重金属会自己来的

    第三十九章 贵重金属会自己来的 (第2/3页)

王德发拍着自己的胸脯说过,我能弄出钢版的!

    他们纸币的防伪标识不过分三种:纸、图案、花押。

    首先,他们印钞的用纸是特制的,名叫“抄纸”,这个用楮树的皮做主要材料加工而成。

    这种纸虽然在民间禁止流通的,而且那些造纸的工人也由官府供养和监控起来,一辈子不能转行,这是防止他们跳槽到地下工厂为印假钞者提供纸张。

    但是,流求岛上的楮木多的不要不要的,就大宋那个造纸水平,能和他们比得了?

    其次,就是他们的图案防伪,宋朝纸币单面套色印刷,长方形,四周有花纹,中间是一段官府文件或一幅历史故事图案,面值一般印在中上部位,或五百文,或一贯,或十贯、百贯不等。

    但是,他们只能用木版印刷,几乎每一版都不一样,这无疑是制造假币的良机,你又如何能看出这是1260年,一直到1270年哪一年的版本呢?

    平常百姓或商铺,哪里有这个能力辨别?

    最后,就是所谓的花押问题了,也就是那种看起来像天书,像汉字但又不是汉字的签名。

    不同时期的宋朝纸币,花押的位置是不同的,有的印在纸币的四角,有的印在纸币的中心。

    这种有个性的花押,简直是为难收钱者,谁能记中十年间的花押位置,别告诉我你不会做旧。

    但是,这个不能做的------有损堂堂正正做事做人。

    说完这句话后,两人都醉倒在地了。

    插一句话。

    大宋南下初年,四川官府抓到了一个五十多人犯罪团伙,他们专门印制假钞,捉拿归案后,查出假钞30万张,每张面额最高千贯,最低十贯,而经他们之手印制的大量假钞已经进入市场流通了。

    官府处理结果:本来这个五十多人的犯罪团伙,已经判了死罪,但是当时的宣抚使张浚突发奇想:

    既然他们能造真假难辨的假钞,肯定也能造真钞,于是让他们进印钞厂印制真钞去了,终生从事这一行别想出来。

    一次要杀五十多人,这真是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法律摆在那里,他们竟然改了方法。

    只能说他们大宋官员是人性猖獗,法制精神冷漠了。

    他们不加工大宋的假币,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