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经济的发展不是靠领导

    第六十一章 经济的发展不是靠领导 (第2/3页)

些在皇庄里育种的,剩下的都以一百贯钱一头牛的水平,卖给农家。

    这又是违反经济规律的行为------郭子仁关长和古剑山行长有些气愤地说:“我们这里的牛价也被他们打压了!”

    当时张国安岛主只能安慰他们说:“违反经济规律的事情不会长远的!”

    果然,换了几批次后,他们难以为继,因为牲畜也需要生长周期。

    大宋官家赵禥的行为得到了大宋上上下下一片叫好声,《民声报》上的马屁文令人作呕。

    杨友行想在《流求周报》上揭露真相。

    天底上哪里有这样做生意的?为了争夺同行的货物,不断地提价,连天竺的土人都知道,凡是穿着红色或绿色衣服的商人,他们的价钱给的高,有东西卖他们才好!

    张国安岛主也没有让他发文,现在全大宋正在一起歌颂他们的大宋官家呢,咱不惹他们!

    就眼下看,不是大宋离不开我们,是我们离不开大宋!

    杨友行只能不痛不痒的,酸溜溜地写了几句,说是由于大宋给的价钱太高,海外水牛的价钱上涨了数倍------

    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宋现在市面上的钱钞增多了,而且他们确实没有加印,市价也降了,各种物品也变多了。

    《民声报》上恬不知耻地把这个现象归为大宋官家赵禥“不与于民夺利,反而市利于民”的狗屁政策上!

    可能全大宋的人都是这样想的,只有御前火绳枪军统制法可保持冷静,这小子写信向张国安岛主请教。

    他认真地回了信,说明了真正的原因。

    首先就是与鞑靼强盗集团停战了,这让大宋省下了军费。

    然后就是高产良种的推广,让生活必需品价钱下降。

    第三就是棉花等经济作物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产资料。

    第四,以瓷器和丝绸、棉布为主的工业产品海外需求大,它们出口后自然带回更多的商品。

    同时,工业产品的加工增长,使得劳工的工钱收入也增加,他们也能买得起货物。

    假如一个作坊主使一百个劳力受益,那么,一个海商就会使一千个劳力受益。

    张国安岛主在信中意味深长地说:“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来不是由一个什么英明的领导者的几项政策就能发展起来的,这里有规律可循!”

    也不知道是自己说的太直接了,还是太难理解了,法可统制过了很久才回信与他探讨。

    张国安岛主写完信后已经顾不上管他多久后会回信,现在是快速发展的机会了。

    王德发在山东半岛忙着他的甜菜榨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