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这只是一个信心问题

    第二百一十一章 这只是一个信心问题 (第3/3页)

有气无力地说:“十几个有一定规模的城池,几十个不出名的村镇,几百个人群聚集地------这里的人大多是外来人员,都是弄点钱钞和生活物资就送回家乡的人,根子不在这里,不好办呢。”

    说起这事情,鲍威大队长也烦透了,那些外来户就是来打工,可是却越来越少能有人把家搬到这里来住!

    是这里的收入低吗?绝对不低------当然比流求岛的工钱少,但是比大宋都高啊!更别提比鞑靼人管治下的地方了。

    是这里的治安不好吗?说起这个吴杰中队长就急了,敢说我山东治安不好?!巡逻人员十二个时辰都在轮流巡逻,哪里有什么劫匪或是强盗?!

    原先的山大王都出山投降了不少!!

    是这里的田地较少吗?------山东地区开发很早也产生了一个弊端,土地兼并较为严重。

    大宋不抑制土地兼并之事,还影响了逼大宋南退的女真强盗集团,他们基本都是照搬了大宋的治国方法,也是如此对待土地问题。

    由于山东地区基本是旱田,长期以种小麦等旱地农作物为主,好吧,可开垦土地较少------但是,种植农作物,特别是粮食类产出,所得真的不算多!

    山东地区都流传着一句民语:千亩粮田,不如煤窑一年;煤窑五处,不如炭窑两个!

    这话绝对是有道理的,只要有了流求的钱钞,就可以买到现成的粮食;而有了现成的粮食,却不一定能换到较多的钱钞。

    这个是有道理的,此时的民间,还有一些地区是以货换货,粮食作为硬通货之一,早就不如棉麻布的地位了。

    当然,还是比海盐的地位高了一些------山东地区还有山民吃不上海盐的情况,早都是老皇历了。

    鲍威大队长他们当然从没有想过把人家的田地夺过来,分给流民------如果那样虽然不近似强盗所为,也至少和大宋的什么公田法一样愚蠢了,非他们能所为。

    打工挣的钱钞比种田还多一些,为何还要在乎那点田地呢?!

    有单独在此地打工者言道:“田地,无人可以抢走,所以家乡的田地不可丢------打工嘛,明年后年一定还会有嘛?!”

    好吧,大家当时都明白了,这还是对山东地区的流求卫队没有什么信心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