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开局与结尾

    第三百零一章 开局与结尾 (第2/3页)

说,海路上的海船之多,已经使海路成为一条海帆之路了。

    大宋文人们喜欢享受,他们喜欢流求岛上出的新物件;而且他们也从不排外,并不认为是大宋之外的产出而随意贬低。

    但是,不能触及到他们的底线:到底是文在上还是武在上,这个是必须要搞清楚的!

    大宋文人中诸多的人员纷纷写文写词,讽刺张岛主的言论,或者嘲笑他的肤浅------甚至还有人断言流求岛早晚会陷入兵乱中。

    流求岛上也有文人。

    但是他们要不就是从北方鞑靼强盗集团那里跑来的,要不就是大宋民间的落魄文人,这两种人都是为了来流求岛寻个差使-------张岛主虽然喜欢工匠,但是当然也不拒绝他们。

    文人们可以经商,大宋社会本来就是文商不分家的,他们也可以考公务员-------当然,就算考上了,还得接受张岛主的培训。

    来流求岛的文人对此表示完全接受------所谓公务员的工资让他们眼晕了,若把那流求币折算成大宋钱钞,竟然是大宋知县的两倍之多。

    利动军人心,利也动文人心。

    张岛主曾经说过,耻于谈钱,只提道德的社会一定是个无耻的社会。

    流求岛的文人心里有些奇怪,哪里有耻于谈钱的社会?!

    但是看在那样高的俸禄的面子上,人人都点头认为,无人质问于他。

    流求岛上的文人也看不惯大宋那些文人的言行,那些人只会用毛笔写字,而他们可是用钢笔的新文人!

    流求岛的新文人们也开始写书写词嘲讽他们------好吧,其实文人之间的论战最无聊了,张岛主表示不关心。

    事实上,他关心的是大宋军队的军心和他们社会上的民心。

    除非是受到攻击,现在的大宋军队也许是最没有战争意志的军队。

    大宋社会上的民众也是最不愿收复故土的民众,他们甚至害怕因为收复了故土后,可能会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会不会又多了赋税?会不会还要管北方的那些穷亲戚??

    可以说他们是不思进取------更准确说一点,他们都无法从战争中得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