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司马懿的忧愁

    第1111章 司马懿的忧愁 (第2/3页)

论进攻还是防守,总是滴水不漏。

    司马懿用兵老到,黄顺则善于出其不意。这两位如果正面对抗,连霍让也说不好谁会笑到最后。但现在黄顺不在,只有马超坐镇,霍让就没必要多替司马懿担心了。

    马上要回邺城,霍让倒要好好考虑考虑接下来的事情。黄顺与曹氏关系不错。虽然黄顺与现在的皇帝曹睿没有见过面,但以霍让对黄顺的认识,黄顺对曹睿的印象也是不错。

    既然要回朝为官,如何进一步做出功绩,在哪一方面做出功绩,霍让需要黄顺的明确指导。

    司马懿说的很清楚,朝中有人与他作对,此人是谁,司马懿没说,但能让司马懿亲自过问的人,无论地位还是实力都不会小了,而且对曹睿也应该具备相当的影响力。

    司马懿要派自己过去与那人打对台,为司马懿争取一个稳固的后方。只要皇上那边继续信任司马懿,那就是自己的功绩。但黄顺这边呢?需要自己做什么,就需要黄顺自己来决策,就不是霍让所能决定的了的。

    霍让回到家,没有丝毫睡意,连夜写就一封密信,按照他与黄顺特别约定的联系方式,寄了出去。

    霍让走后,司马懿依旧在思索着什么,曹真那边,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动兵。而时间却不在司马懿这边。霍让是个很谨慎的人,没有相当的把握,他不会掺言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既然霍让都把马超即将进攻当做一件正经事向自己汇报,那就足以说明问题。

    虽然霍让表面上说的理由都不是很充分。但司马懿知道,长期卧底的霍让,有着类似于动物般对危险的感知。危险来临前,霍让总会有所感觉。这种感觉,说不出道不明,只有霍让自己清楚。所以,虽然霍让的说法很没有说服力,但司马懿依然非常重视。

    重视归重视,司马懿不认为此时的武关,马超能够讨得什么便宜去。让司马懿大费脑筋的是曹真那里。如果曹真一直不动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