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悬案

    第1131章 悬案 (第2/3页)

布谣言,而这些谣言威力能如此巨大,根本原因就在于孙策和孙翊的死,本身就是一件历史疑案。尤其是孙翊的死,围攻孙翊府的凶手自称就是孙权的近卫。这更加让孙权摆脱不了嫌疑。

    这种历史悬案,本身就难有让大众信服的事实判断,最大的可能就是就此掩埋,尘封历史。

    现在黄顺重提这两件大案,当然不会是无的放矢。难道黄顺又准备故技重施,再来一次谣言海,攻击孙权吗?

    不是没有那个可能,就是陆琳和徐慎,都认为孙权的所作所为,有太多的破绽给人攻击了。不说别的,孙权登基为帝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为大吴始祖皇帝。但对一手奠定江东基业的大哥孙策,孙权却仅追封为长沙桓王!显然,孙权不想让孙策居于自己之上。很多人猜测,孙权甚至连这个王位,都给的甚是勉强,心底里是十二分的不愿意给。证据之一便是孙策的后代,最高爵位是侯,无人封王!

    要知道,当时孙翊继位的呼声远比孙权高,而孙策却力排众议,选择了孙权继承自己的事业。如此大恩德,孙权反仇人一般对待孙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孙策的本意或许并不是传位给孙权,是孙权对孙策阴险的使了什么手段,迫使孙策不得不传位给孙权。

    所以,在孙权看来,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并不是孙策的恩赐,而是自己争取来的。相反,孙策反而是孙权成长路上的障碍,需要孙权费劲心机才搬除了这个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孙策是孙权的仇人,也说得过去。

    “三少是准备再拿这两件案子对付孙权吗?此时非彼时,怕是不容易了。”陆琳和徐慎说道。

    黄顺笑道:“孙权又没有跟我过不去,我干嘛要针对他行下下策?我关心的不过是这两件案子本身。毕竟是孙氏内部的事情,如果换上另外一人为帝,如果他揪着这两件事不放,非要栽在孙权头上,孙权到时候就是百口莫辩,只有以死以谢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