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鲁肃奏本

    第345章 鲁肃奏本 (第3/3页)

鲁肃能够维持住周瑜打下的江山,就已经是烧高香,对外拓展,想都不用想。

    就是这个最底线,要实现也相当困难。在江陵,刘备的兵马比鲁肃多,后勤供应比鲁肃足,地方人缘都比鲁肃好,鲁肃拿什么去跟刘备争夺地盘?

    鲁肃能够凭借的,只有道义!荆州之战,江东是主力,江陵作为最大的战利品,当然应该归属江东。

    但刘备占据江陵的理由,也不容质疑:江陵是荆州的地盘,两家联合抗曹,胜利后,江东却把手伸向荆州腹地,怎么说也是过分。

    荆州为了两家联合,已经主动让出江夏,再失去江陵,刘备如何对下,对天下交代?

    如何想个办法,让双方都能接受,让自己能够把这个烫手山芋传下去,鲁肃费劲了脑筋。终于,他憋出了一篇政论,呈给孙权。

    文中,鲁肃洋洋洒洒数千字,分析了当前大势,最后得出结论:当今天下,仍是孙刘联合抗曹的大局。任何事,都必须服从这个大局。

    然后,鲁肃又分析了江东当下的战略。孙权的经略重心,现在放在合肥方向,这个方向,对江东来说,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不容有失。但江东力量有限,全力开拓合肥方向的同时,江陵方面,势必要采取守势。

    但江陵的防守体系,很不乐观,鲁肃一言以断之:如果此时曹仁挥军前来复仇,江陵城,根本守不住。因为此时,孙刘在江陵方向,矛盾尖锐,不可能像以前攻取江陵城般同心同力,一致对外。

    而兵败之后的曹仁,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收复江陵。这种情势下,如果江东不能在短时间内,与刘备在江陵城归属问题上达成一致。

    一旦让曹仁抓住空子,打个突袭,江陵城将得而复失。而且,还对孙刘的联盟关系,造成严重的影响。

    鲁肃分析完问题的紧迫性后,便开始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鲁肃看来,同时在合肥和江陵两个方向用力,江东力有未逮,必须有所舍弃。

    合肥方向,直接关乎江东本土安全,必须牢牢抓在手,而江陵方面,既然自己占着,也不能拿来做进一步开拓之用,还不如成全刘备,让刘备一辈子对江东感恩戴德。

    鲁肃的这一本,可谓石破天惊,在江东掀起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