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秉烛夜谈(一)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884章 秉烛夜谈(一) (第1/3页)

    麦城守兵不到一千人,还都是老弱病残,只能勉强维持城内治安,上阵杀敌是不可能的。诸葛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奈何,诸葛亮只能连夜派人知会关羽,同时派人往各个县城走。还没有被江东控制的县城,就让县令带人和辎重火速往麦城集结。

    诸葛亮看到清楚,既然江东敢动江陵,一定是做好了完全准备,江陵主城失守,下面的县城迟早也会覆没。这个时候,鼓励县令们抵死不退,与城池共存亡是没有意义的,只能是被人各个击破。分散的力量,只有集中起来,才有与强大敌人周旋的本钱。最不济,还可以突出去,退往西川。

    诸葛亮也很有自信,自己人在麦城,江东绝不敢为难麦城。不说诸葛亮的智谋厉害,就单说诸葛亮与黄顺的关系,就足以让江东顾忌。要是为了争夺江陵城,把黄顺得罪了,不但江陵城受不住,连已经到手的江夏城也要失去,而且,江东内部,也将纷争不断,江东陷入分裂,不过是黄顺一句话。

    所以,诸葛亮把分散在各处的有生力量往麦城撤退,是最明智的选择。现在,江陵无主,只有诸葛亮有那个威望,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力挽狂澜。

    前线的关羽,收到诸葛亮的加急文书后,急急忙忙撤兵,将士们的家属都在江陵城,陆逊采取善待前线将士家属的办法,并让他们给前线将士们写信报平安,弄得将士们归心似箭,没有丝毫战意。

    关羽带的兵,每天都有大批的人逃亡,及至关羽回到江陵附近,身边只有多年跟随自己的老兵了,江陵本地兵员都跑回家了。

    关羽无奈,只好接受诸葛亮的建议,转投麦城,暂作栖身。

    关羽灰头土脸的回到麦城,痛恨的咬牙切齿,气头上的关羽,根本听不进诸葛亮理智的建议,撤军回成都。而是憋足劲要一雪前耻,依靠自己的力量夺回江陵。众将知道诸葛亮的建议,是唯一的生路,但此时的关羽,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只好做出折衷,只说花几天时间归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