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诸葛亮的悲剧根源

    第972章 诸葛亮的悲剧根源 (第2/3页)

悴。

    毕竟先皇一心为公,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各方总体对先皇的权威都是接受的。但新皇登基,没有先皇的权威,一切全靠顾命大臣。首先几个顾命大臣之间,就难以协调,相信不久,就会形成每个顾命大臣为首,各成一派的情形出现。”

    黄顺心中一动,问道:“不知刘备定了谁做顾命大臣?”

    关平惊讶道:“当时你不是跟着进去了吗?你难道不知道?”

    黄顺笑道:“谁说进去的就一定是顾命大臣?要那么说,我也是了不成?进去的未必是,同理,没有进去的,未必就不是。所以我才有此问。”

    关平想了想,摇头道:“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但诸葛亮、赵云、李严三人肯定是了。”

    黄顺一想,关平久处外任,对蜀汉朝局知道的肯定不是那么清楚,就不往细里问了,说道:“那我在其中,应该如何?”

    关平说道:“三少毫无疑问属于六姓,当然要站在六姓的角度思考问题。”

    黄顺笑道:“六姓有诸葛亮担任丞相,什么事他承担不了?就算有他承担不了的大事,我也一样承担不了。我干嘛要去费那个心力。”

    关平笑道:“我们兄弟之间,就不要说这些言不由衷的话了。六姓势力为什么会成为几大势力中被削弱最惨的一个?说到底还是在诸葛亮身上。如果六姓以后还处处倚仗诸葛亮,被削弱的命运难免再次降临。”

    黄顺一噤,问道:“诸葛亮有何不是处,你这样数落他?”

    关平说道:“诸葛亮忠于蜀汉,忠于朝廷,这是朝野上下人所共知的事实。但付出忠诚,未必就能得到朝廷相应的回报。本来诸葛亮是手掌大权的,先皇对他也是言听计从。但一打下西川,先皇便毫不犹豫的将诸葛亮贬到荆州,你可知为了什么?”

    黄顺说道:“自然是顾忌我们六姓实力太强,他无法做到平衡,只好削弱。”

    关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