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诸葛亮的悲剧根源

    第972章 诸葛亮的悲剧根源 (第3/3页)

摇头道:“不知底细之人,大都如此想,可惜,可惜。”

    “听你这意思,你是知道刘备疏远诸葛亮的真正原因了?”黄顺的好奇心一下上来了。原来认定的事实竟然在关平这里被推翻,黄顺当然忍不住。

    “六姓实力再强,也是集中在你手上,诸葛亮能调动几分?再说,诸葛亮调动你的力量,肯定要得到刘备的许可,等若是刘备在与你做交易,管诸葛亮何事?就凭几个六姓人在朝中的能量,还不足以让高高在上的皇帝顾忌,不惜冒着打压忠臣,成一代昏君的风险去对付吧。”

    “嗯,你说的有理,继续说下去。”黄顺连连点头,催促道。

    “先皇真正顾忌诸葛亮的地方,是诸葛亮太完美了!在士民眼里,诸葛亮的形象甚至超过了先皇,这对先皇是莫大的威胁,必须趁其没有做大前予以扼杀。”

    “这算什么理由?”黄顺大叫道。

    “这才是最大的理由!”关平严肃道,“先皇当年一无所有,凭什么起家?你可以说凭皇室的身份,凭身边兄弟给力,但你不得不承认,先皇在士民当中良好的口碑,才是先皇得以白手崛起的最大资本!

    当年新野撤退,先皇宁可放慢速度,与不愿放弃百姓,其实就是在维护自己那来之不易的名声。百姓跟随军队撤退,不仅是累赘,也是炮灰,结果就是跟随军队一起撤退的百姓,十不存一。对那些百姓而言,此举无疑等于害了他们。但先皇的名声却更响了。这比什么都重要。

    先皇可以容忍属下有许多山头,各成一体,却绝不会容忍有人在道德、名声上挑战他。诸葛亮的悲剧,就在于诸葛亮太过优秀,在声望上已经隐隐有超过先皇的趋势,这等于冒犯了先皇的逆鳞。”

    关平的说法,不无道理,黄顺在心里已经有些认同。黄顺思索了半响,突然问道:“要说名声,你们父亲的名声也不差,为什么刘备没有顾忌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