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章 融贯中西,通释古今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二二章 融贯中西,通释古今 (第1/3页)

    “为什么民国能产生像“建筑四杰”那样的大师,而现在却出不了建筑大师?”

    当李华勇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后,座谈会的现场愈发热闹,更多师生开始议论纷纷,老钱和那位团委老师也停止了窃窃私语,他们饶有兴趣的看着大家议论。

    教室里的声音越来越大,参加讨论的人越来越多。是啊,虽然在如今的大学里存在诸多毛病,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八十年代毕竟算是咱们国家的“理想年代”。实事求是的说,如果单纯“讲情怀”的话,那这个年代的大学生们可能是要比他们的后辈们多具备一点点情怀。

    而只要是“有情怀”的人,那多半就会对李华勇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这就是师生们展开热烈讨论的原因。

    只可惜参加议论的人虽然很多,大家也找了很多理由,分析了很多原因,只不过没一个人把自己的说法摆到台面上----这当然不是因为这些大学生都腼腆,而是大多数人分析的原因,可能连他自己都觉得不怎么站得住脚,所以不太好意思在这样的场合公然说出来。

    大家商议半天后,最后由雷雨彤代表她的同学说出一个答案:

    “勇哥,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大师的诞生,其实是可遇而不可求......”

    听到这个答案之后李华勇笑了,他先用目光巡视一周:“这种说法虽然唯心,不过也有其一定的道理,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吗?”

    没有人接李华勇的话,不过有不少人默默点头。李华勇既然又说“唯心”,又说“只有一定的道理”,很显然他是有不同看法的。见雷雨彤说完话后不再有其他人开口,老钱开口发话了:

    “那小李你来说说看,你认不认同这种看法?”

    李华勇对老钱一笑:“可能是我刚才的问法有问题吧,这主要是看什么级别的大师了,假如是像诗坛李杜,棋坛吴清源,或者科学界牛顿爱因斯坦这种级别的大师,那我承认雷同学刚才的话有道理,人类能诞生这种级别的天才,这本身就是一种运气。”

    顿了一顿李华勇继续说道:“现在我们就不扯远了吧,就仅限于咱们建筑行业内部,大家说就像梁思成先生,杨廷宝先生,他们这些建筑大师,那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吗?”

    没人回李华勇的话,和前面一样的道理,没人好意思在这个时候说个“是”字。

    必须承认梁,杨二位先生的确是大家公认的建筑大师,然而要说他们这种级别的人物是“可遇而不可求”,那搞建筑的还没有那么厚的脸皮。

    冷场,当李华勇说完这句话后,教室里出现了短暂冷场。

    是啊,既然像“建筑四杰”这样的人物并非是可遇而不可求,可为什么在他们之后,国内却很少出现能和他们比肩的建筑大师呢?这时候有些人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有些人在继续思考原因。

    只可惜有人没让大家思考多久,是那位济同大学的团委老师,他笑着对李华勇说道:“这个,小...李,李同志还是你来说说吧,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

    “在我看来,现在之所以很难出现建筑大师,很可能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

    哦?李华勇不仅说他知道原因,并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