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章 外向型

    第九六章 外向型 (第2/3页)

?”

    邓超群口中的“滋润”,指的是收入的高度,尤其是项目部管理人员收入的高低。这个项目部大家的收入之所以高,除了因为业主是香江人,各种工价相对较高外,其实也和前期那个设计变更有关,更和李华勇创造的“材料节约”有关。

    雷建军把眼一瞪,他警告邓超群:

    “这种话不要到处乱说。”

    “好好好,不乱说不乱说,不过这不是没外人吗…..”

    就在邓超群小声嘀咕的时候,雷建军转向李华勇:

    “是啊,既然超高层建筑竞争不过兄弟单位,那我觉得这种工业类建筑还是不错。”

    “工业类建筑你们更竞争不过人家….”

    听到李华勇这样说,邓超群又不愿意了,他没等李华勇说完就打断他的话:

    “我们怎么竞争不过人家了?墩子我告诉你,我们原来在部队的时候,就建过很多工厂的,比如说某某某大厂…..”

    正当邓超群准备讲述他们的光荣历史的时候,这次轮到李华勇打断他的话:

    “我知道你们可能建过很多三线工厂,部队出来的嘛,那肯定是什么地方最艰苦就去什么地方。不过我观察咱们项目部的成分,大家以前即便是做工建,可能还是以土建为主吧?”

    说到这李华勇顿了顿:

    “而大家知道,工业建筑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在于安装。就拿工人来说吧,在土建中,“木,泥,钢,架”这些工种是主力,而在安装工程中,“电,钳,铆,焊”这些工种才是重点。在这方面,咱们公司又有什么优势呢?能竞争过人家那些冶建公司,电建公司,或者油建化建公司吗?就拿咱们这个项目来说吧,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接到这个项目的,这要换一家冶建公司来做的话,人家会让安装的活从手中溜走吗?这不还不因为你们没这方面的实力?至少说你们这方面的实力人家“林氏”看不上?”

    听到李华勇这样说,邓超群哑口无言了,因为李华勇说的是实情。“华夏建总”在国内的确算牛,但牛也只牛在民建领域。说到国内的工业建筑,那还是要看哪些林林总总的工业类行业建筑公司。

    其他的不说,就单说一个铁路部门,“铁老大”可是名不虚传,华夏建筑总公司下属才不到10个工程局,而人家“铁老大”呢,工程局的“番号”都有20多个,他们的规模和实力,尤其在工业建筑和基础设施建筑方面的实力,比华夏建总只高不低。因此在工业建筑领域,别说是一个新成立的工程局了,就算整个华夏建总都未必有竞争优势。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听你这么说,咱们这个新工程局好像还真的很难找准自己的位置呀。我看我们也别想什么定位问题了。反正这种事也是上头的事,我们这么多人,我就不信国家会不管我们。我呀我的要求也不高,也别考虑高端低端,到时随便揽些活,能让大家都有事做就行。”

    李华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