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华信集团

    第一一六章 华信集团 (第2/3页)

   等大家都离开后,李二愣子对李华勇说道:

    “墩子,那我们今天做什么?只有一张效果图的话,那可是没办法做施工组织设计的,真想做施工方案的话,那怎么也得有整套图纸吧。”

    “想看到全套图纸,那得等大家落实好投标意向之后,去购买了标书才行,这怎么也得等一段时间吧。”

    “那我们现在…..”

    “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好像就是勘察现场吧,要不我们今天先去未来的施工现场看看?”

    “行行,听你的,我们今天就先去现场勘察勘察。”

    李华勇和李二愣子等人怎么去“勘察现场”暂事放下不提,单说李明达回到鹏城以后,当天晚上,“华建九局”的局党委工作会,蔡老头同样在安排工作:

    “这件事干系重大,同时对我们华建九局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啊。”

    蔡老头首先发了一句感慨,然后他安排工作的时候也丝毫不拖泥带水:

    “小高。”蔡老头首先对坐在自己左手边的高启功说道:

    “接下来一段时间,你替代我全面主持全局工作。”

    “建军。”蔡老头又对坐在自己右手边的雷建军说道:

    “你明天和我一起回京城,想竞标这个项目,我们需要总公司的批准和支持。不,像这样的项目,我估计总公司的批准都不够,这还需要很多部委的支持,我们这就去活动活动。”

    蔡老头这样郑重其事有必要吗?这如果放在后世的话,他的举动显然是夸张了。到了后世以后,那别说是华建九局甚至是华夏建总了,就算华建九局下属某分公司的分公司,想竞标中银大厦这样的项目都毫无压力。

    但是在这个年代就不同。

    在这个年代之前,中国做过涉外项目吗?涉外项目还是有一些的,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坦赞铁路”,这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涉外项目。

    只不过以往的涉外项目,大多属于“援建项目”,政治意义大于经济属性。

    而现在准备竞标的这个中银大厦项目,,大家是准备“和国际接轨”的,是准备按照“正常国际商业惯例”来办事的。这就和国内以往的做法不同,而且这是国内建筑企业的第一次。

    因此碰到这样的事,蔡老头当然需要请示。因为这样的事情,貌似同样具有非凡的政治意义,哪怕这种政治意义更多在于其象征性。

    事实上蔡老头并没有猜错,等他抵达京城后的第3天,他甚至获得了“他老人家”的接见。

    竞标一个工程而已,以他老人家的日理万机,这当然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蔡老头能获得接见并不奇怪,谁让这个项目是中银大厦呢?并且这个项目所在地点是香江呢?

    一国两制啊,这种政体上的创举就是他老人家提出来的,尤其是在这年代,他老人家对香江可是倾注了非同一般的关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