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惊心动魄三十小时(4)

    324惊心动魄三十小时(4) (第2/3页)

,紧盯着陈文浩,问道,“接上级指令,有一个问题需要您再次确认,请您谨慎回答:目前正在飞行的8架飞船都无法接受地面控制吗?”

    “没错”,陈文浩回答得很干脆,“飞船程序是无人智能化的,飞船到位后会自动拼接并开展后续工作,不需要人工参与。”

    “据我了解,太空飞行器按惯例都应该有备用的地面控制系统吧?”

    “我们这情况不一样吧,控制基本都是靠小卡,程序也都是小卡设计的,我想它可能不大了解惯例吧。”陈文浩摊了摊手,“要不你自己问问它?”

    肖特派员张了下口,发现无话可说,扑克脸难得的出现了一丝尴尬。至于找小卡询问就算了,不是没试过,明明小卡对学者专家们提出的各类技术问题回答都很爽快,但是对他的询问总是爱答不理。

    据专家私下分析,小卡既然是有智力的数字生命,自然也会有喜恶之分,结论是:小卡可能是不喜欢他。

    肖特派员收起尴尬,恢复平静,“那就这样,谢谢您的配合,情况我会如实上报,现在还是等待上级的意见。”

    陈文浩点点头,和工具人也没有多聊的兴致。

    为了防止被叫停发射,8架飞船的连接起飞做得突然且迅速,至于飞上天之后再被人发现,那就无所谓了。反正飞船上压根就没有设计地面控制系统,飞上天之后要么成功飞达目的地,要么出现故障半路失败,没有地面上一堆人可干预的份。

    不要说什么这不过属于企业行为,又没做违法的事情,为什么会导致国家机器介入。航天领域一直以来就是高度敏感的尖端领域,能牵扯出国际局势、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米苏太空竞赛不妨了解一下:两个大国又不是吃撑了,互动调动巨量的人力物力在太空比拼。好比火箭能将人类送入地球轨道或月球表面,同样也能发射到敌国。很多应用于太空旅行的技术同样能用于洲际弹道导弹这样的的战略武器。

    当然,结局大家都知道了。曾经的老大哥最终消散了,没了竞争对手,剩下的一位再不愿意耗费大量国力去探索太空,大幅缩减了开支。曾经也掌握不少先进太空技术的老欧,心思更没放在这上面,科技投入都倾向于精密仪器、医疗器械、芯片半导体等能见到回头钱的领域了。人类的太空探索征程就此放慢了脚步。

    所以,直到中国在太空领域异军突起,欧米这些国家被刺激到神经之后,纷纷开始加大投入并扶持私人宇航公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陈文浩借助外星人工智能,创建了风头无两的无限未来公司,然后又持续在太空领域折腾出头条事件,就显得更加敏感了。

    陈文浩不知道高层最终会达成怎样的结果,但就目前情况看,偏向于比较乐观的方向。否则之前8小时空运来的两批团员,特别是第二批代表团,主力成员就不应该是一大批科学家了。

    此刻,距离圆心飞船到达地月线L1区指定区域的倒计时为:14小时35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