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苦逼

    第三百零五章 苦逼 (第2/3页)

有的队伍很能打很能战,有的队伍则连乡勇都不见得能赢。

    那头一批杀进黄州的队伍,就有不少是复汉军的主力部队。陈鸣之前调兵增援安庆与九江,在‘北伐’这个大环境的情况下,那当然是巩固后方的手段;在‘西征’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那就是弄假成真,而且还偷梁换柱,用绝对的精锐力量装扮成非主力部队登陆九江。

    当时所有的人都被‘北伐’两个字给迷住了眼睛,傻了吧唧的看着陈鸣完成自己的所有布置。

    等到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悔之晚矣,阿里衮也是好恨啊。

    在湖北的川军部队有两万人,但其中一部分川军留在了荆门,马铭勋带着顶在黄陂的人马只有一万三四千人。如果复汉军的大炮不参与战斗,阿里衮觉得马铭勋部在黄陂坚持一个月也不在话下,可复汉军几百门之多的大炮若是被拉上来,谁还能顶得住呢?

    这是实力是的差距,再多的口舌也无法弥补。作为湖广总督,阿里衮担忧的不仅仅是黄陂,还有省城。几百门大炮如果堆到了省城外,武昌也要完蛋。

    现在的阿里衮还不知道乾隆皇帝已经给他下达了死守湖北省城的钦命,不然他会更苦逼。

    ……

    晨曦照耀着大地,为万里长江在阳光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衣。距离黄陂只有三四十里的李家集——潭河码头上,一队队复汉军将整个码头包裹的严严实实,畜力驱使的转臂式起重机吊着一根泛着金属寒光的大炮筒从船只甲板上慢慢转到码头地面,上千斤重的大炮筒落到码头地面上似乎地表上铺设的青石板都不堪重负的呻吟了一声。

    然后是炮架,弹药车,还有成箱成箱的炮子,一桶桶的火药……

    “炮兵第五营第一队,五斤炮六门,到位……”

    当最后一桶火药从船甲板上顺着木梯滚下码头的时候,那一根根炮筒、炮架和弹药车,已经被炮手重新组装成了六门雄壮的五斤炮。一队队炮兵列在炮车的左右,一头头从码头上赶下的犍牛套上沉重的炮车后,迈着沉重的步伐,拖着炮车向连通李家集码头的大路行去。

    阿里衮的担心不是自己癔想的虚妄,而是真正的现实。当陈鸣知道前军攻略汉阳府的步伐在黄陂受堵,复汉军的火枪兵固然犀利,可马铭勋领着川军躲在地道战壕城池壁垒中,没有足够的大炮,前线的队伍很难攻克黄陂县。立刻就拨调了炮兵第五营和相配的弹药,特发一支船队,急送到黄州去。船队直接由水师营战船护送,越过黄州府城行到城西面的断天河,通过河道进入涨渡湖,然后顺着汇入涨渡湖的潭河一路抵到李家集来。

    这中间还更换了一次运船,在涨渡湖的湖口。因为能在长江里自由航行的漕船、沙船,可不能在小小的潭河里也往来自如,为了防止搁浅,后勤部队特意在涨渡湖口更换了船只。

    结果一支五十多艘船只的船队一下子膨胀成了小二百艘,因为船小了,载重也小很多了嘛。

    在李家集的码头上,完全将所有运载的弹药彻底移交给先锋部队后勤处的运输队伍的长官,在后者一一核实了火药和炮子数量以后,拿出文件,一式两份,双方各自签署下自己的姓名,然后盖上公章,彼此人手一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