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这是威胁,这是抢劫!

    第三百七十五章 这是威胁,这是抢劫! (第2/3页)

茶税。而这个时代的英国人也根本没能力在远东大肆插手中国战争,在军火金钱上大肆援助满清。福建的天地会因为英国人对福州之战的插手,对他们十分的排斥。在英国最最受人欢迎的武夷茶在去年东印度公司运回中国的茶叶重量中只占了少少的7%。要知道在伦敦的市场上,武夷茶的价格比浙江的珠茶还要高,为中国茶之首。

    只最近两年的战争就已经让东印度公司损失惨重了。他们要是敢跟不久后就能完全统治南中国的陈汉翻脸,吃亏的可不会是中国人。

    商人最怕的是什么?

    就是对手手中拿着自己的要害,而自己手中却无半点对手的把柄。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罗伯特现在的心情非常非常之糟糕。

    虽然复汉军愿意完全敞开市场,无所谓‘贸易份额’,乍然一看似对他们东印度公司十分有利。可这‘利润’针对的是所有来华的贸易洋商,又不是英国人一家独享的?

    罗伯特、大卫才不会去想‘手续费’针对的也是所有来华洋商呢。

    所有的欧洲对华贸易国家中,英国人的贸易额最高,自然的他们就最吃亏。这俩人全都苦恼着。

    同在一个庄园中的佩里埃,却早就派人打量过庄园内的卫兵了。他身边随行的武官评价也十分的高,当然跟大卫·奥斯曼特一样,对于中国火枪兵至今还穿着铠甲的做法很是不屑。

    认为是复汉军的对手清王朝的火枪质量太差,显露出了铁甲的防护力,这才让复汉军养成了穿戴铁甲的习惯。如果他们的对手是法兰西陆军,二百码外一枪都能穿透铁甲,火枪哪怕一点准头都没有了,撞上了也照样能把人打死,复汉军早就将沉重的铁甲有多远扔多远了。

    罗伯特并不知道,佩里埃早就让人跟韩鹏通了一个信,说法兰西可以提供足够的工匠来帮助陈汉制造西式的帆船。就这他们还拉在了卢斯蒂格后头呢。卢斯蒂格入住庄园的当天就让人给韩腾通过信了。

    瑞典的造船水平比不上英法,可也不差。任何一个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贸易的欧洲国家的造船水准都在平均线上,不仅如此,他们还愿意接受一批中国水手,到他们的货船上历练。就像陈继功打听到的那些事,西式大帆船跟中式帆船完全不一样,只是一个操帆的帆缆手,没有一年的时间根本不堪大用,要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帆缆长更需要长时间的磨砺。

    还有航海长、航海士官、操陀官,然后是水手长、枪炮长、主计……

    这些人的地位低于船长、大副、二副,但他们是一艘西式大帆船顺利航行的保证。

    在罗伯特还毫无察知的时候,韩腾已经跟瑞典人谈妥了一笔生意,造船太慢,船场可以慢慢的来造,但水师不能等,要买船,买训练船,只能说人等船,不能是船等人。

    如果佩里埃不那么热乎,这比买卖就会全部落到瑞典人的手中。韩腾给他谈妥了三艘帆船的交易,两艘五百公吨排水量的,一艘一千公吨排水量的,佩里埃也分了一杯羹,他的热乎为法国东印度公司带来了两艘帆船的订单。一艘五百吨级的,一艘三百吨级的。最后一艘五百吨级的帆船订单交给了罗伯特。

    瑞典人还根本不晓得是高卢公鸡搅了他的买卖,这六艘帆船韩腾都要全部交给卢斯蒂格了。

    所以‘不知道才是幸福’的。卢斯蒂格只看到了三艘帆船的利润,面对韩腾的时候,脸上都要乐开一朵花了。完全沉浸在现有收获的喜悦之中!

    这批洋人别看才到三两天时间,消息却是每日一报杭州的。卢斯蒂格的‘识趣’让陈鸣内心里对瑞典的好感更增进了一成。而派不派人前往瑞典帆船上当实习生,陈鸣则根本没半点犹豫,当即发令给了水师,让他们重点选拔出100名中基层军官、士官出来。这些人到了瑞典船上要从擦地板的水手干起来!

    陈鸣会给这些人配上大夫和通译。

    这些选派出来的人手必是水军里一等一的尖子,那都是现有复汉军水师的精英。

    同时没有人知道,陈鸣还准备给欧洲人放出一份大礼,他要‘降服’坏血病。

    大航海时代水手死伤的比率陈鸣还是知道的,就以现在的技术条件,东西世界一个来回人员死伤百分之二三十是常有之事,碰到倒霉的,全船上下死个七七八八也不惹人意外。

    欧洲人大航海三百年了,坏血病始终是船上的第一杀手,而他们至今也没有将之降服。

    但比他们更早的郑和船队却没有遇到过这种事。因为中国人吃豆芽,货仓携带大量绿豆(豆芽品种众多:香椿芽苗菜、荞麦芽苗菜、苜蓿芽苗菜、花椒芽苗菜、绿色黑豆芽苗菜、相思豆芽苗菜、葵花籽芽苗菜、萝卜芽苗菜、龙须豆芽苗菜、花生芽苗菜、蚕豆芽苗菜),平时没蔬菜时,就拿水一发,过几天绿油油的豆芽满盆子都是,然后吃着吃着就不缺维生素了。洋鬼子没有发现这一技术。【当然,郑和下西洋的周边环境跟欧洲人玩大航海还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郑和船队基本是近岸航行,而且一路多有居民,有港口,可随时补给各种食物,包括蔬菜。

    航海时代玩长航的欧洲船队,横穿大西洋、绕行好望角什么的,十天半个月都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