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当家的,钱和脸面哪个重要?

    第六百四十六章 当家的,钱和脸面哪个重要? (第2/3页)

,一个比一个恢复的好。就算不留作自己用,再卖给工地里,一来一回也是上百块的收益。

    现在宝鸡地界的牛马是前所未有的繁多,也是前所未有的紧张。政府是放开了量的收购牛马,民间普遍出现了牛马断绝的现象。

    工地上受伤的牛马,伤势严重的直接宰杀,不严重的那就是民间百姓渴求的目标了。

    就以曾大兴购买的那两头牛三匹马来说,平均价格一头/一匹三十块,也就是三块银元二两银子,这是什么价格啊?蒙古人把牛马卖到张家口的价格也要比这高一点。【驽马】

    不过曾大兴看着热情,李春红还是能非常清楚的看出,曾大兴这是要急着出去。自己来的不巧啊。

    曾大兴也看得出李春红是找自己有事,主动问起来。

    “五叔,我这次来是想问问生产队的事情。”那时李春红立刻开门见山的说道。

    脸上的笑容立刻就从曾大兴脸上消失了,曾大兴紧张起来,“我们那生产队怎么了?”

    “五叔别误会。不是政府的事儿,是我自己想问一问。五叔你们办的生产队不是搞的比较好么,我想问问这生产队现在还能不能加入了?”李春红主动地给曾大兴递上了一根烟。

    曾大兴的脸色立刻好转了,“你小子说话没个头尾,唬了五叔一跳。是这件事啊,难了。”曾大兴很为自己领导的生产队‘名头’响亮赶到高兴,这是一种肯定。

    “春红你不是在政府上班么?怎么问起这个来了?”

    “我爹娘要回老家,我家婆娘也跟着回来种地。五叔你也知道,俺家现在大大小小三块地,差不多有十二三亩。让她一个女人家跟我爹娘俩老人种我不放心。我想着找个生产队,加进来稳当。”

    “这个啊……”曾大兴听了李春红的解释,脸上露出了很为难的神色,“春红啊,不是我不愿意帮你,而是我们这个生产队特别累。除了种地,我们还打零工,还有给人运货。那忙起来是不分男女的。你媳妇来了后只怕是顶不住啊。你咋不去联系一下农场呢?”

    小地主家也没余粮。当赚钱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那些拉起生产队的工头没谁会因为辛苦而把钱往外头推的。虽然这钱拿到手的时候,想想自己受的累受的苦,很多人都破口大骂不值得。可下一趟生意来的时候,他们就又忘了苦累了。

    农场则主要是以种植为主,就算还兼顾豆腐坊、油坊、磨坊这些生意,那也是在一个地儿捣腾,不像生产队,曾大兴最远的时候赶着牛车都把铁条送到了褒城去,那再往南面一步就是汉中了。路上别提吃多少路受多少累了。

    曾大兴的话让李春红忍不住咧嘴苦笑了,他的确是联系过农场,里头还包括军民公司。不过李家既不是军人,也不是大地主,还不是正儿八经的官,李家总共的田亩只有十二三亩,还跟那些公司农场的地界不相搭,就是想加入也加不进去啊。

    他们倒是可以用手段‘换地’——土地使用权,但是为了一个小小的李春红,为了区区十二三亩地,值得吗?既然不值得,那李春红也就求告无门了,只能转而寻起了生产队。

    现在农村变化之大让李春红觉得不可思议。不仅城里面的工厂搞起了所谓的制度管理,建设工地上讲起了纪律,农场也是如此。

    在来寻曾大兴之前,李春红先去找亲戚了解了一番西仁堡的事儿。他老家这儿一共三个生产队,曾姓人一个,李姓人也拉起来了一个,还有一个是吴家的,只是后者的领头人是退伍兵,还是伤残军人,掉了两根手指头,那面子叫一个大,全生产队的人都进了宝银线的工地,并且在去年秋天取得了五级施工队的资格。

    跟李家和曾家的生产队完全是两码事。

    而再细比较李家人的这个生产队,籍籍无名,对于后来者不愿意再纳入,而是只想着拿到土地使用权。李春红如果去‘投’,那生产队肯定很乐意,但这跟过去李春红家把地租出去,有什么两样?

    李春红现在要的是一个能绊着自己老婆的‘工作’。但这个工作一定不能太累,因为李春红家里还有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要照顾呢。

    也是这个时代孩子学籍建立了之后,要转学很容易。西仁堡作为宝鸡的一个镇驻地,也正好有着学校。

    “娘,爹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此刻的李家,曾氏正在忙碌着烧柴做饭,八岁大的儿子跑到母亲身边,怯怯的,小声的问道。

    他在学校里上学就听人说过,有人就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都送回乡下去,然后在县城里又找了个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